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物流時代周刊,#中央一號文件#農村物流#快遞進村#冷鏈物流 2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其中,多項工作涉及物流。#物流時代周刊 #中國國際物流節
視頻號
文件指出,要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促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實施“快遞進村”工程,鼓勵發展“多站合一”的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推進縣鄉村物流共同配送,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支持大型流通企業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下沉供應鏈。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整縣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促進合作聯營、成網配套。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所提出的“快遞進村”工程是在“快遞下鄉”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通快遞物流從鄉鎮到村莊的通道。早在2014年,國家郵政局已啟動“快遞下鄉”工程。經過多年的持續推進實施,我國快遞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98%的鄉鎮已經建有快遞網點,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
2020年4月,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行動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我國農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逐步建立,城鄉之間流通渠道基本暢通,農村綜合物流服務供給力度明顯加大,快遞服務“三農”成果更加豐碩,廣大農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遞服務,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為實現此工作目標,《行動方案》提出要堅持統籌規劃、政策引領,市場配置、創新驅動,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鼓勵郵快合作、快快合作、駐村設點、交快合作、快商合作及其他合作等多種方式推進。
同年4月,中國快遞協會聯合13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共同發出倡議,表示將積極響應和落實《行動方案》,同心協力推進“快遞進村”。國家郵政局通過與快遞企業合作,加快推進快遞下鄉進村,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共有13.9萬個建制村通過郵政快遞企業合作實現“快遞進村”,建制村覆蓋率達到27%。
從“下鄉”到“進村” 難點何在?
雖然鄉村快遞物流發展迅速,但快遞“下鄉”到“進村”,打通這“最后一公里”卻并非易事。由于農村居住分散、快遞件量少、派送成本高,想要實現“村村通快遞”難度不小。以山東省樂陵市得末端派送為例,從樂陵城區到鄉鎮每件派費約0.7元,從鄉鎮到村每件派費0.3元,相對于村多件少,派費明顯低于增加的成本。
高級經濟師、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業務研究一部副主任劉江分析,一方面,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較少,盈利能力不強,導致快遞企業在農村設點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分散的人口、較長的路線、較高的運營成本又造成快遞進村派送頻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地區業務量的增長。
首先,與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相比,我國農村地區地域遼闊,人口稀少,農村區域的居民居住都比較分散,不同農村、鄉鎮之間的路程較遠。這導致派件員在派件時往往會為了幾個件,跑相距很遠的不同鄉鎮,拉低了整個鄉鎮配送的效率。
其次,農村交通相對不便,鄉村道路建設落后,快遞派送行路困難。“快遞進村”對于我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開放之初,有一句人盡皆知的口號叫作“要致富先修路”,盡管近兩年來,我國農村公路的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中東部地區逐步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但是在西部地區以及偏遠山區,“村村通公路”仍然任重而道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快遞進村”的步伐。發達便利的交通環境能夠帶來資源的快速整合,為“快遞進村”的深入推進帶來極大的便利。
最后,由于部分農村地區比較依靠末端門店和驛站去完成派送的“最后一公里”,服務質量問題往往會引起不少客戶投訴與罰款。加上農村地區的驛站門店更可能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遺失破損等問題相對而言更容易發生,這又會引致一系列的投訴,給業務員和網點帶來罰款。
此外,受限于城鄉地區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差距,農村快遞市場對于優秀的物流企業和人才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快遞專業人才流失嚴重,部分農村快遞服務人員的能力偏弱,進而導致農村快遞難盈利,末端網點生存難。
“抱團取暖”“共收共配” 大力發展客貨郵融合
面對快遞進村巨大的市場空間,不少地方和快遞企業通過政府引導、市場自發的方式,加速布局下沉市場,涌現出“快快合作”“郵快合作”“交快合作”等多種模式,力求通過“抱團取暖”“共享資源”來降低末端成本,破解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難題。
在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助農快遞服務中心,申通、圓通等6家快遞企業的上百名快遞員們正熟練地在自動化分揀設備上分揀快遞包裹,一改往日“各自為戰”局面,統一分揀、統一配送,配合非常默契。
慶云縣郵政局針對農村快遞包裹數量少、配送成本高等問題,引導申通、圓通等6家快遞企業集中入駐、統一分揀、共同配送,實現快遞“一口進、一口出”,通過抱團發展降低進村成本,讓這些競爭激烈的快遞公司在一個屋檐下“搭伙做飯”,共同推進“快遞進村”。
值得一提的是,“抱團取暖”“共收共配”的模式并非只此一處。在2021年6月,中國郵政江蘇省分公司與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京東、蘇寧、極兔等9家快遞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整合郵快資源,共同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合力助推鄉村振興。快遞企業與江蘇郵政簽署合作協議,一方面可以利用郵政在末端網點,尤其是在農村各個站點的優勢,降低自身成本更好地提供快遞服務;另一方面,雙方可以在人員投入、車輛投入、網點建設等方面整合資源、降本增效。
而在2021年3月19日,為鞏固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成效,推進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2021年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方案》,統籌解決農民群眾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寄遞三個“最后一公里”問題。
以浙江省寧??h為例,該縣持續推進城鄉客運、農村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創新“集士驛站+公交郵路”農村物流運作模式,推動實現快遞進村、山貨進城、就業富民。通過推動寧??h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個擁有快遞經營許可證的公交企業,建立城鄉公交客貨聯運服務平臺,上線城鄉公交速遞服務,全縣42條公交線路、63輛城鄉客貨郵公交車參與“公交郵路”農村物流運輸。定制配備全國首批城鄉客貨郵公交車,實現了乘客、貨物、郵政快件之間的物理隔離。全縣客貨聯運物流配送能力提至109.5萬件/年,每月為寧海公交公司創收6萬余元,降低農村物流整體成本20%以上。
該縣還建設了縣域快遞末端共配中心、物流分撥中心和客貨郵綜合服務站,提高快遞包裹運轉效率,縮短包裹送達時間。此外,還建設30個“集士驛站”,為群眾提供物流基地、代銷代購、便民繳費、助農取款、農財險辦理等“一站式”服務。
“快遞進村”將更進一步
“快遞進村”被寫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令正全力推進“兩進一出”工程的快遞人興奮不已。實際上,在過去數年,郵政快遞業一直在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截至2021年,“快遞進村”比例超過了80%,蘇浙滬等地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山西、黑龍江、山東等地取得重大政策突破,交快、郵快、快快等合作進一步深化,共同配送、客貨郵融合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新增15.5萬個建制村實現郵快合作。此外,2021年快遞業還培育出了江蘇宿遷花木等100個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在提升農產品流通效能、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按照國家郵政局計劃,2022年快遞“進村”工程將深入實施。推動地方出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落實政策。深化郵快合作,加強“一點多能”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加快農村郵路汽車化,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確保年內基本實現建制村“村村通快遞”。督促快遞企業規范完善服務范圍基礎地址庫,推動與電商平臺系統對接,嚴格落實“按址投遞”服務承諾。開展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示范,建設100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和300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