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凍品商:年銷5000萬,見證了平臺一批批倒下
對于鄭州的凍品經銷商李凌來說,興盛優選的撤城一點也不意外。實際上在此之前,興盛優選內部人就曾透露,今年年底之前會撤出河南市場,只是10月份鄭州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興盛優選的撤退計劃提前落地了。
興盛優選的撤退原本就是計劃內的事情,所以并不像之前的同程優選或十薈團那樣一夜之間宣布破產,留下一堆爛攤子。李凌雖然還有一部分貨款正在結算中,但他并不擔心。
早在2019年,李凌就開始和興盛優選合作,那時興盛優選剛在鄭州開城,李凌成為了第一批凍品供應商。
當時社區團購在鄭州市場也是剛剛興起,除了興盛優選,還有你我您、十薈團、食享會等等原生社區團購平臺,都在鄭州市場攻城略地。
從最開始的各個原生平臺,到后來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淘菜菜)盒馬集市等互聯網巨頭入局,3年的時間里,李凌見證了社區團購的潮起潮落。隨著賽道的熱潮退去,很多中小平臺早已不見了蹤影,目前李凌最主要合作的是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和盒馬集市(淘菜菜)。
作為最早一批和社區團購平臺合作的供應商,李凌可以說趕上了社區團購的紅利期,絕大部分平臺他先后都有合作。社區團購也成為他原有的流通業務之外,新開辟的一個重要渠道,每年為他帶來了5000多萬的銷量。
02
興盛優選大范圍撤城,“老三團”獨苗節節敗退
在社區團購賽道,興盛優選有個獨一無二的身份——它既是賽道開創者,也是最初的領跑者。
2017年,興盛優選依托連鎖便利店芙蓉興盛與夫妻老婆店形成了百雜快消+生鮮的產品結構和“預售+自提”模式,團長由遍布全國的眾多夫妻店、便利店組成,這些門店提供倉儲和服務,實現今天買次日達,開創了社區團購的先河。
疫情后,社區團購大爆發。2020年,興盛優選的業績實現翻倍增長,GMV突破300億元。風頭最盛時,其覆蓋范圍一度達到18個省份,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但這一切,隨著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2021年下半年攜資進場發生了改變。不到半年時間,“美多淘”便迅速覆蓋全國千城,還殺入了興盛優選的“老家”——長沙,這給后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也因此,去年6月起,興盛優選便停止了一切拉新、超低折扣活動。
到了今年9月,興盛優選宣布不再擴張,之后很快把華北地區除去省會之外的地級市全部砍掉,退至各省的本部。隨后,興盛優選更是悄然關停了山西、江蘇、浙江、河北、安徽5省業務。
又兩個月后,便發生了此次再撤河南、山東、四川、重慶4省事件,至此,興盛優選在全國僅剩8省是運營狀態。節節敗退之勢,用“兵敗如山倒”形容也毫不夸張。
興盛優選作為社區團購曾經的優等生,也是社區團購中“老三團”碩果僅存的一個,擁有引以為傲的三級倉配模式,但在互聯網巨頭圍攻下,最終依然難逃“活著”的壓力。
作為社區團購最早的入局者之一,興盛優選如今也只能被時代洪流裹挾著向前走。究其原因,它面對的是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等實力雄厚的玩家,大部分用戶早已被他們瓜分,再加上供應鏈優勢不明顯,興盛優選的競爭力一再被削弱。興盛優選最近的一次融資還停留在2021年7月的3億美元,這種情況下,為了活著,撤城自保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03
大局初定,“新三團”全面勝出
從2021年年初出臺“九不得”新規后,社區團購行業便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淘汰賽。
去年下半年開始,呆蘿卜停運、同程生活宣告破產、食享會總部人去樓空,十薈團全國業務關停,而興盛優選在巨頭的夾擊下,只能靠收縮自保,淪落成為巨頭的追趕者。
大浪淘沙,由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組成的“新三團”,憑借強大的互聯網基因、厚重的資金優勢,從一干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快速鯨吞市場份額,如今已隱隱有了四分天下之勢。
根據國金證券研究數據,截至2022年上半年,美團優選的社區團購市場份額達到38%,僅次于多多買菜的45%,預計到11月,兩者的占比理論上會超過90%。而阿里的淘菜菜屬于防御戰略,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堅持。如果3家聯合對社區團購產品漲價,那么它們或將開啟該賽道的盈利時代。
04
潮水退去,社區團購回歸理性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模式難以盈利的頑疾,似乎得到了緩解。
以美團優選為例,據財報顯示,美團2022年第二季度新業務(包括美團優選)運營虧損為67.9億元,經營虧損率改善至48%。今年10月份,美團優選還宣布將品牌定位升級為“明日達超市”,并推出全新品牌口號“真的真的省”,此舉意為瞄準下沉市場,加強差異化競爭。
淘菜菜從 “拼資本”和“拼補貼”,進入到“拼創新”和“拼新基礎設施鋪設”的新周期,社區團購也逐漸回歸到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上。
無論行業玩家得意還是失意,社區團購賽道整體上依然保持了滾滾向前的發展態勢。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社區團購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社區團購用戶規模6.46億人,預計2022年用戶規模將增至8.76億人。
在上海、鄭州因疫情封城期間,社區團購也為民生保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巨頭裁員、撤城的聲音此起彼伏,很多人認為這個行業離消失不遠了,其實不然,盛于特殊環境下的社區團購已經經歷爆發期,如今已經慢慢回歸理性。
05
社區團購,凍品商還值不值得去掘金?
“社區團購平臺依然是一個銷量巨大的渠道”,與各類平臺合作3年,這是李凌最深刻的感受。
平臺潮起潮落,格局在不斷發生變化,但對凍品的需求不減,作為日常餐桌上最重要的品類之一,不管對于平臺還是消費者來說,冷凍食品都是剛需。
所以3年以來,雖然不少合作的平臺已經退出了舞臺,但李凌的銷售量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不管是對于凍品企業還是經銷商來說,社區團購依然是個值得擁抱的新渠道。
第一,社區團購是冷凍食品走進家庭的絕佳方式。以往因為冷鏈的制約,冷凍食品走進家庭一直局限于超市賣場等傳統渠道,而社區團購這種“預售+自提”的模式,完美解決了冷鏈配送的最后100米,幾年來也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是對冷凍食品銷售非常友好的渠道。
第二,社區團購模式依舊還在。雖然各個平臺在優勝劣汰,不斷變化,但幾年下來,消費者已經普遍接受了社區團購這種模式,平臺之間的此消彼長是正常的市場競爭,而且隨著監管政策越來越嚴格,社區團購在回歸常態,沒有了急功近利者,沒有了割韭菜的投機者,整個商業模式也將更加趨于理性,這恰恰是好事。
第三,培養出了一大批團長。幾年來,社區團購不僅教育了消費者,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大批團長。這些團長就像毛細血管一樣,深入社區,貼近消費者,起到了鏈接商家和消費者的作用,我們看到有些凍品供應商已經在繞開平臺,直接對接團長。所以,對于凍品企業和經銷商來說,也應該更加理性地去看待社區團購的變化,堅持長期主義,不斷在自身的選品和供應能力上優化精進,去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