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的中國零擔企業30強榜單已經出來,從這個榜單中可以看出中國零擔物流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接下來,中國零擔物流行業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呢?下面讓我們一起探索中國零擔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大票零擔仍在探索期,各類模式尚待考驗
大票零擔網絡的探索者,不僅僅有聚盟、德坤、三志、運派等實體整合者,也有遠孚、樂卡、快兔等貨源端整合者,還有一些互聯網平臺如滿幫、貨拉拉們等。具體來看,聚盟、三志、德坤三家實體整合者致力于系統統一、點發全國、獲客集成;系統統一保證了不給成員留后路,降低博弈成本;點發全國保證了總部品牌大于專線品牌,改變客戶發貨習慣;獲客集成,逐步拿到訂單分配權。快兔、樂卡、貨拉拉等新三方短期內苦修存量整合,短期來看,幾家中一定會出現選擇性向熱門線路伸手做實體整合的動作。以拼車寶、中融泰隆為代表的共配平臺,瞄準專線末端配送高成本、低裝載率的痛點,致力于為專線構建開放、共享的專線末端配送產品。通過大數據精準拼貨,提升單車載貨票數和充分利用車輛載貨空間,實現運力集約化和專線末端派送的增效降本。
二、頭部快運進入Pre-IPO階段,市場會更加集中
快運巨頭們過去幾年的探索,都沒有到全速沖刺的程度。當發展遇到瓶頸的時候,都采用了放慢腳步的策略。最早的天地華宇、佳吉快運,用1000多家直營網點打天下,全網的貨量日均5000噸左右;拿到資本后的德邦,將直營網點鋪設到了6000家左右,全網貨量日均也僅1.5萬噸左右,自2013年開始做快遞后又幾乎放棄了快運業務的增長;安能經過多輪融資,2015年-2016年間貨量超過德邦,巔峰期日均貨量約3萬噸,但涉足快遞后也幾乎放棄了快運業務的增長。順豐快運啟動于2014年。2020年,順豐快運拿到3億美金的融資后,其估值已經達到33億美金,幾乎是現有德邦整體市值的2倍。此外,中通快運也是資本行業的寵兒,目前估值也接近百億元人民幣。德邦押注大件快遞之后,安能、壹米滴答作為快運行業的頭部企業,也先后獲得巨額融資,開始繼續奮斗,擴大產能。目前,多家巨頭企業紛紛把日均貨量目標定位于10萬噸,這是傳統快運企業不可想象的,目前300公斤以內的全網快運企業日均貨量也只有30萬噸左右。快運集中進入前IPO階段,資本的要求不斷變高,各家唯有通過“價格戰”提升貨量,擴大產能,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區域零擔和二線快運還有2年左右的擴張窗口期
頭部快運企業上市前,給區域網、二線快運擴張留下最后2-3年的窗口期。區域網與大票零擔做聯合或獨立擴張,二線快運采用快速且經濟的方式布局中票快運網絡,是最后的出路。
1)區域網絡:存量整合、低成本擴張
蟻鏈、青藤等新平臺嘗試聚合優秀的區域網和優質專線,進一步提高了區域網與大票網絡的滲透率。其中,區域網深耕本省的同時需要走向全國,實現省內省外一體化經營。此外,作為貨量整體占比最高、運作靈活性最佳、經營數量最多的專線物流群體,需要一個穩固的前端收貨網絡和末端分撥配送網絡。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看,二者可以實現深入融合,同時在保持各自靈活運作的基礎上,實現區域互通。
2)二線快運:深耕中票零擔,放棄弱勢區域
受電商發展的影響,現在全網快運2C的跡象十分明顯,網絡下沉也很深。全網快運實際做的都是低公斤段的小票市場,與大票拉開了很大的區間,這其中就蘊藏著“中票市場”。因此,目前行業內的零擔快運網絡可以分為三類:全網、二類網、區域網。其中,二線網絡是覆蓋全國重點省份的大型區域性網絡,除了西部省份和東北地區外,基本實現數十個省份地市級的覆蓋,有自己的下沉網絡體系。如零擔30強中跨越速運、商橋物流、速通等企業,都應屬于這個類別。這些企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市場定位,將其網絡和市場鎖定于中票市場,尚有機會打造一個專業服務B2B的重點省區二類全國網絡。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