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非常重視國內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相繼頒布多個文件從支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冷鏈物流操作流程、支持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等多個方面鼓勵冷鏈物流市場健康發展。
同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對食材的新鮮程度要求越來越高,以盒馬鮮生、每日優鮮、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等為代表的O2O生鮮門店走紅,推動了國內生鮮電商市場的快速成長。預計未來2年國內生鮮電商市場或50%以上的增速上漲。
因此,冷鏈物流行業仍然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2200億元,預計2020年將增至5000億元,2016-2020年CAGR達23%。而這一增長將集中發生在生鮮農產品領域。
在互聯網+和電商紅利的雙重推動下,智能化已經是冷鏈物流發展的戰略方向。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的農產品市場規模達30467億元,生鮮電商占有率僅為3%,但是在2017、2018、2019年,整個生鮮細分領域由2299億元增長到3506億元。在基礎實施方面,2016年,全國冷鏈冷庫庫容只有900萬噸,到去年年底已經達到4775萬噸。
一直以來,我國冷鏈物流產業存在國家標準缺失、冷鏈不冷等諸多問題。在此背景下,2016年商務部成立了全國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臺,目的是制定標準、互聯互通,實現冷鏈全程全鏈不斷鏈。通過智能化管理,有望使行業變得透明化、標準化。
總之,冷鏈物流產業的機會,無論是菜鳥還是順豐等巨頭都已經在布局。但是,未來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潛力非常大,未來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仍然需要完善冷鏈物流的市場機制,還要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同時,要完善冷鏈物流互聯互通的技術條件,最終實現互聯互通。
本文轉自萬聯網,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