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雙11,由于商家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活動,不少人都會選擇在這一天“買買買”,所以很容易就造成了大量的快遞積壓。有數據統計顯示,雙11當天全國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日均十億的包裹量對于任何一個快遞網絡都是巨大的挑戰。
隨著業務的快速擴張,順豐的快遞小哥總數已經有近四十萬人,但還總覺得人手不夠。面對快遞包裹日益增多的趨勢,給國內快遞、物流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而龐大的快遞量進一步觸發了智能快遞柜的需求,有不少快遞員一柜難求。今天要來談談這家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柜服務商,它是順豐旗下的一只獨角獸企業,也可以說是另一張王牌,截止目前估值達百億左右。
快遞行業獨角獸誕生:豐巢科技其實才成立短短三年的時間,它是由順豐聯合國內幾大快遞公司共同創建,解決了快遞行業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順豐其實是幕后的大老板。主要以智能快遞柜為切入點,在提升快遞末端效率以及便捷度的基礎上,加強硬件與人、網點的鏈接,為快遞柜行業形成完整的末端快遞解決方案,也為不少用戶提供了方便。目前,其智能柜已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的75000個社區,用戶規模達1.3億以上,快遞柜數量超過十萬,發展的非常迅速。
事實上,伴隨著物流行業的降本增效持續推動,智能物流布局逐步展開,而聚焦于物流末端的智能快遞柜,也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國內幾大智能柜服務提供商,分別為豐巢、郵政智能包裹、速遞易、日日順等企業,背后都有相當強大的資源支撐著,電商界的老大哥阿里在今年也進一步向智能柜延伸。
就在今年年初,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也跟著推出菜鳥驛站智能柜。在七月份的時候又宣布在香港啟動智能快遞柜服務,在當地布局數百個自提點、自提柜,絕大部分分布在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核心住宅區。這些智能快遞柜將主要服務于阿里旗下電商業務的平臺買家。另外菜鳥驛站在俄羅期也有布局,看來菜鳥驛站智能柜是要走向全球的節奏。
另一邊,豐巢在今年與鏈家達成合作,北京1200個鏈家網點作為豐巢服務站,并透露目前日均派件量已經達900萬+,這意味著豐巢每年的派件量高達32.85億件,如果單按收件業務,每個快遞收費一塊錢,那每天的收入可謂日進斗金。趁著豐巢的羽翼還未完全展開,阿里的菜鳥已在后面追擊,兩者一系列動作也更加說明快遞智能柜領域,也將迎來激烈的競爭。
人工效能永遠趕不上行業增幅,必須要上智能化設備。有業內人士表示,快遞不能走向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增加其技術和科技含量,提升其效能。這似乎已成行業共識,早在兩年前,京東、順豐、菜鳥就加快研發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超市等一些列尖端智慧物流技術。
從目前的快遞業發展現狀來看,每年快遞量增速依然強勁,但快遞員的數量沒有增長反而有減少的趨勢,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快遞企業使用快遞柜來替代快遞員。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的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