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說到智慧物流你會想到什么? 無人駕駛? 無人機?3D打印還是智能快遞柜?我們都知道,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
智慧物流主要以互聯網為依托,發展不斷呈現出網絡化、自動化趨勢,大大降低了多方面的成本。也正是因為智慧物流呈現出了便捷性、有效性降低企業成本等優勢,所以,我國對智慧物流的發展才較為重視。那么目前我國智慧物流的發展現狀究竟是怎樣的?未來又會朝哪方面的趨勢發展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總的來看,我國物流業的問題主要有成本普遍偏高、網絡化水平低這兩大問題急需解決。現階段我國物流企業層出不窮,但總體水平比較低,不僅提供的服務單一,而且地域分割嚴重,沒有形成社會化。
為何說網絡化水平低?一方面,中國流通企業的電子商務仍屬于“單家獨戶”封閉運行的電子商務信息,未能形成信息資源共享和產業的網絡平臺,與世界一流流通企業的差距仍然很大。
另一方面,我國缺乏連接制造商、零售商、客戶之間的信息集成平臺,造成整個產業鏈過長,跨國公司不能在信息平臺上與客戶直接溝通,導致物流的效率十分低下。所以即使我國出現了很多物流公司,但普遍都是規模不大的小公司,主要原因在于其“專業化、網絡化、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
而智能物流利用智能處理技術應用可以幫企業進行內部決策,可通過對大量物流數據的分析,對物流客戶的需求、商品庫存、物流智能仿真等作出決策。還可降低物流倉儲成本。物流智能獲取技術使物流從被動走向主動,實現物流過程中的主動獲取信息,主動監控運輸過程與貨物,主動分析物流信息,使物流從源頭開始被跟蹤與管理,實現信息流快于實物流。
那么智慧物流未來又會朝哪方面的趨勢發展呢?
首先肯定是數據賦能供應鏈。供應鏈是物流的擴展和延伸,物流供應鏈主要涉及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等物流環節,在各個環節會產生海量的數據。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賦能供應鏈,核心業務服務主要是針對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等物流環節。
其次就是加強國際數據連接。在大數據發展背景下,共同加強對現代物流網絡布局的合理規劃和優化引導;打通內陸物流與國際物流之間的數據瓶頸,實現生產企業數據、海關數據、港務數據、公路數據、場站數據的無縫對接,提供國際貨物單證傳遞、貨物通關監管等狀態跟蹤數據,便于企業對物流進行全程跟蹤。
再者就是末端賦能升級。快遞的不斷發展讓物流的各個環節都承受了巨大壓力。然而隨著運力的提升,各種全自動、半自動的分揀設備、電子運單等相繼都被投放到運輸環節中,讓分揀和運輸的壓力有所緩解。當前物流運輸的目光已經全部集中到了物流末端的派送環節,而智能快遞柜無疑成為緩解派送壓力的重要力量。
總的來說,智慧物流的發展能夠幫助整個社會提高物流效率,節省物流成本,為物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小伙伴們,您們心中的智慧物流是怎樣的呢?歡迎發表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