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簡稱《建設綱要》),描繪了新時代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指明了新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努力方向,形成了新形勢下交通運輸努力前行的行動綱領。站在新起點,瞄準交通強國新目標,要以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建設綱要》為切入點,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力開啟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的新征程。
一、提高認識、找準方向,準確把握交通強國戰略安全發展的戰略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安全生產第一意識”“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絕不要帶血的GDP”。堅持安全發展,是交通強國建設的本質要求、應有之義、精要所在。《建設綱要》全文貫穿了安全發展的理念,特別是提出了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把安全擺在現代交通運輸發展的首要位置,凸顯了安全發展對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
經過70年的改革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法規制度逐步健全,人員素質顯著提升,裝備設施安全性能明顯改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距離交通強國提出的“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安全基礎薄弱、安全責任不嚴不實、安全改革創新不足、新業態安全監管不適應等問題仍較為突出,安全生產依然任重道遠。
結合《建設綱要》提出的兩個階段發展步驟安排,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領域要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科學謀劃未來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目標任務。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建設和“十三五”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綱要的各項任務,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主題,以深化和提升安全生產體系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基本功。到2035年,要實現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事故總量顯著降低,推動道路運輸由當前事故高位波動期過渡為持續下降期、水上交通由持續下降期過渡為穩定可控期,與國際先進交通運輸安全水平的差距大幅縮小;到2050年,要全面提升安全風險、隱患、癥候治理能力,推動道路運輸安全由持續下降期達到穩定可控期,水路安全水平持續保持穩定可控并進入國際領先行列,全面支撐交通強國建設目標實現。
二、創新舉措、突出重點,統籌謀劃交通強國安全發展的戰略思路與對策
《建設綱要》以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應快速為核心,從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完善交通安全生產體系、強化交通應急救援能力三個維度,提出了安全發展的主要任務與基本策略。在《建設綱要》的指導下,要遠近結合,疏堵并舉,科學謀劃交通強國建設安全生產領域發展戰略思路與對策,全面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安全發展各項任務。
持續保持安全生產高壓態勢,為交通強國建設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一是強化安全風險防控。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建立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推動行業7個重大風險領域的24個風險點防控措施落地見效。二是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發揚斗爭精神,堅持刀刃向內、猛藥去疴,強力治理影響行業安全可持續發展的頑癥痼疾。三是嚴格查處非法違規行為。深入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加快完善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協作機制,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領域應用非現場監管和科技執法手段,強化安全生產信用管理,對失信企業采取公開曝光、聯合懲戒等綜合治理措施。
著力加強基層基礎基本功建設,夯實筑牢交通強國安全發展根基。一是扎實推進安全基礎研究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基礎研究專項攻堅行動,加強基礎理論研究、重大政策儲備、前沿技術攻關,強化安全理論與技術支撐。二是持續改善安全基礎條件。完善安全生產投入保障機制,提升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優化運輸裝備安全性能,改善生產作業安全環境,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三是大力提升人員安全素質。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線上線下教育培訓基地與平臺,完善安全生產相關職業資格制度,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專業化知識培訓,嚴格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專兼職安全管理隊伍培訓考核,強化一線從業人員關鍵安全技能教育,全面增強行業人才隊伍安全素質。四是積極培育安全文化。深入開展企業安全誠信建設,大力推動安全生產職業道德建設,廣泛組織社會各方參與的安全文化創建活動,著力提升安全生產輿論引導能力,積極營造“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圍。
加大安全改革創新力度,為交通強國安全發展注入持續動力。一是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理順綜合安全監管與行業安全監管的關系,推動安全監管職能整合,深化綜合交通執法改革,健全農村交通安全管理體制,完善內河應急救助機制,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加大法規制度體系創新力度。加快現有法規制度立改廢,推動急需立法項目進程,做好新業態、新情況、新變化的法規制度設計,細化明確安全法規配套實施細則,依靠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增強安全監管執法效能。三是加大科技興安創新力度。強化行業安全生產前沿關鍵科技研發,推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科技與安全監管工作深度融合,鼓勵行業內外科研力量以及社會資源積極參與安全科技創新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安全發展的引領、支撐和保障作用。
深化安全體系建設,構建交通強國安全保障長效機制。一是深入總結安全體系建設經驗。充分梳理五年來交通運輸安全體系建設開展情況,深入總結經驗與教訓,將好的做法、有益經驗制度化,并積極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二是加強安全體系建設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安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提出深化和提升安全體系建設工作思路、重點任務、實現方法路徑等,分門別類加快深化和提升交通運輸安全體系。三是全力做好安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根據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有關總體工作部署,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指導試點地區科學制定方案,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評估督導,及時總結推廣,確保試點工作取得預期成效。
展望新征程,肩負新使命。部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司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運輸和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好部黨組決策部署,繼續發揮好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統籌謀劃、參謀助手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作者:交通運輸部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司司長 彭思義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