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管理讓公司庫存達到優化是公司的一個目標。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庫存,并且每天還要做好倉庫各項事宜。因為這樣做能夠增加銷售、降低成本并最終提高盈利能力,因此值得企業為之付出。
在庫存管理的過程中,有些企業會產生一些管理上的誤區。這些誤區會導致與初衷相反的結果,即明明想做好庫存管理卻導致了庫存管理混亂的問題。
我們總結了其中的一些問題,并與大家分享,共同探討這些問題,嘗試給出一些答案,希望能幫到大家。
誤區一:將庫存管理看成倉庫管理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庫存無處不在,有原材料庫存、半成品庫存、在制品庫存、在途庫存、成品庫存、試制品庫存、樣品庫存、不良庫存等。
在信息化時代,每一個實物庫存通常都會相對應地反饋在系統里。而系統中的庫存,并不只是簡單的一個料號或產品號,它往往與交易數據(進出庫、移動、數量、日期、責任人等)、關聯數據(在BOM中的位置、可替換產品信息等)等一系列信息相互綁定,管理起來就更為復雜。
同時,這些數據并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可能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由此產生的大量數據如果缺乏管理,很容易給供應鏈造成巨大的麻煩。
假如我們把所有的庫存都串起來,會發現我們其實通過庫存看到的是一個端到端的供應鏈。我們看到的是庫存實物的流動、庫存信息的流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與庫存關聯的資金的流動。這正是我們供應鏈上的三大要素“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因此,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庫存管理是從庫存的角度來管理整個供應鏈,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誤區二:上ERP就能解決庫存問題
問題:信息系統(如ERP)搭建是供應鏈架構中的重要部分。上ERP可以解決什么,不可以解決什么,作為供應鏈架構師應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首先,ERP解決不了流程本身的問題;其次,流程的設計和梳理是ERP實施的關鍵,也是供應鏈架構師的工作之一。還有ERP更重要的在于操作者,操作者能做到高效使用嗎?
解決方案:首先要明白這些:ERP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過去通過人工操作的流程,可以通過系統來自動化,時效性大大提升。庫存的問題本身是流程的問題,因此ERP解決不了流程所導致的庫存問題,但是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庫存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例如,過去盤點需要手工計算,ERP可以通過外接簡單的掃描槍進行輸入,掃描數據進入系統進行比對即可完成盤點。當然,再好的系統、再好的流程,都需要好的執行,好的ERP的實施,需要供應鏈架構師的深入參與。
誤區三:庫存周轉率越高越好
問題:提高庫存周轉率,對企業有諸多好處。它可以降低企業運營所需要的凈運營資本,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它還能夠增加企業面對市場危機時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那么怎樣提高庫存周轉率呢?
解決方案:根據庫存周轉率的計算公式:庫存周轉率= COGS/平均庫存從公式很容易得出,提高庫存周轉率可以通過兩個方式:一是增加銷售量,另外一個是降低平均庫存量。提高銷售的辦法主要是提高上下游的協同效率,能夠準確快速保質保量地滿足銷售端的需求。而降低平均庫存,主要可以通過三個方法:1.降低安全庫存;2.提高交貨頻率;3.降低呆滯庫存。
但是庫存周轉率不是越高越好,它需要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即,不會因為庫存周轉率的上升而導致客戶的交貨滿意度下降,不會因為保持靈活性所付出的成本超過了企業所能承受的成本壓力。因此,庫存周轉率通常需要結合其他幾個指標一起來衡量。
誤區四 :用統一方式管理產品
問題:C類產品與A類產品的缺貨同樣糟糕。這種理由會導致C類庫存過剩或A類庫存不足,因為區別處理不同類別的庫存產品才能滿足效率上的要求。所有產品的庫存目標都相同,這種做法是假設所有庫存產品的消耗量和消耗速度都相同,這當然是不對的。制定這種目標的公司將耗費大量的時間消化C類庫存。安全庫存量固定不變,同樣,這種做法也是假設所有庫存產品的消耗量和消耗速度都相同,從而導致低效的庫存規劃。
解決方案:使用ABC分析法,并將A類與B類和C類產品區分開來進行管理。如上文所述,只有這樣才能讓庫存決策與真正的消費者需求掛上鉤。應用安全時間而非安全庫存,安全時間會根據預測需求自動增加安全庫存,而安全庫存只是固定不變的數值,必須人為進行設置,且不會考慮需求變化。
本文來源于SmartWMS智慧倉儲管理系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