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是企業物料配送的一個重要環節,總是出現在物流各環節的接合。倉儲環節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對于各個環節中的問題,都能在倉儲當中得到體現。
從成本上看,倉庫人員和設備配置,以及管理效率影響著整個供應鏈的操作成本。
從倉庫角度而言,如果進貨、驗收、發貨上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供應鏈整體上的庫存擠壓、時間浪費、交貨不順利、成本增加等等一系列問題。
想要最大化倉庫的管理效率,管理者將面對兩重的考驗:
體系挑戰與人員管理挑戰
體系的挑戰
在實際操作中,倉儲管理與市場和產品的穩定性,物料類型,倉儲設備的類型和數量,倉庫的規模和數量,信息管理水平和單元負載的選擇都有著重要關聯。
要進行有效的倉儲管理,必須選擇適當的負載單元,充分利用倉庫和倉儲設備,最大程度減少操作環節,完善信息管理系統以及保證良好的操作環境和安全等等。
1.有效的人工管理勞動力是任何成功倉儲最重要的因素。人工處理的程序越來越復雜,人工成本占庫存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是否能夠分配好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作是高效倉儲管理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
企業應該提供激勵措施給由員工組成的團隊而不是個人,發揮團隊的最大潛力。有不少倉儲管理系統缺少在人工管理及績效考核方面的考慮,或者是缺少對人工管理這一功能的銜接。若單純引進人力資源的管理,而未和物流倉儲的結合又導致企業整體信息化的脫節。
2.倉庫布局設計和設備的改進作為物流流程整個系統的樞紐,倉庫的設計布局是否合理影響著整個庫內作業效率。例如可以把倉庫按產品類別分為不同的揀選區。這樣,整箱、拆箱、整盤分開作業,可以避免現場凌亂,減低貨物掉落破損。
另外,對倉庫的設備改進還體現在對貨物物資的包裝上。長期以來,倉儲為了追求“零庫存”,一直投資于倉庫存儲環境的改善和庫房建設上,但庫房利用率不可能始終保持在100%,而且倉儲的周期也越來越短。
先進的包裝不但可以為貨物提供有效的保護,而且還能為倉儲機械化作業提供方便。引進無線射頻和數據自動采集技術使包裝的標準化、集束化,可以充分發揮裝卸搬運機械的效能,從而提高裝卸、搬運、堆碼垛的效率,加速實現倉儲作業機械化。
另一方面,現代倉儲信息化的自動化收發不僅要求物資包裝的尺寸、規格統一劃一,而且還要求將物資信息通過條形碼等技術體現在包裝上,而這恰恰是物資包裝標準化所要實現的目標。因此,改善物資包裝,有利于倉儲管理自動化。
3.倉庫內的中樞指揮中心中樞指揮中心可以是一個項目管理機構,指導庫存新賬的完成、報告執行結果以及每一部的進展情況,同時維系外部客戶聯系。指揮中心應該包括兩部分:人和系統。
WMS系統除了能夠實現包括進出貨管理、庫存管理、訂單管理、揀選、復核、、商品與貨位基本信息管理、補貨策略、庫內移動組合等“墻內”的系統功能之外,還要考慮WMS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客戶管理、員工管理系統之間的銜接。
在WMS系統下能夠實時查詢產品的存放地點以及在供應鏈的存放地點,并且運用實時信息可以準確、合理地在多節點網絡中分配貨物。這就是倉儲信息化管理作為庫內指揮中心的作用。專業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統一般提供倉儲、配送、綜合物流一系列的信息化服務,就是為了整個物流過程的銜接與統一。
人員管理的挑戰
雖然有了完善的體系,但是人在指揮中心中的作用不能被技術所代替。物流項目負責人需要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最佳分配。倉儲不是自動化業務,倉儲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需要對倉儲內外熟悉的負責人擔任起總控的角色。
第一,資金上的制約。企業要創新管理,勢必引進一些軟硬件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第二,體制更新的制約。新的管理思想、特別是諸如WMS的引進,必然對原來的管理思路造成很大沖擊。管理方式的改進往往伴隨著機構設置、人員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的根本性變革。由于原有體制已運行多年并形成了固定模式,在進行優化重組的過程中,業務的交接、流程的控制、人員的搭配等各方面問題必然是千頭萬緒、不易理清。
第三,知識結構的制約。由于引進了新觀念、新知識,致使一部分年齡偏大、知識老化的人感到無所適從,從而產生消極怠慢的抵觸情緒。第四,人為的制約。由于人員的優化重組和管理的制度化、透明化,使一些人喪失原有的地位,也觸及到一些人的即得利益,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阻力。
本文來源于SmartWMS智慧倉儲管理系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