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 資訊 > 新聞資訊 > 物流頭條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菜鳥”起飛 電商物流大戰開打

 作為電子商務的最后一個環節的物流配送成為了制約電商發展的瓶頸,也越來越多的受到各大電商的重視。5月28日由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在深圳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國智能骨干網”項目,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隨著各大電商重金投向物流領域,物流戰場上已硝煙彌漫,刀光劍影,一場物流大戰已拉開序幕。

菜鳥網絡計劃首期投資1000億元,在未來5到8年內打造一張遍布全國的超大規模物流基礎設施網絡,調動起現有機場、港口、公路的運輸潛力,讓全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

阿里巴巴的入局,使得從2011年開始的電商物流競賽愈趨白熱化。2010年6月,淘寶網對外首推“大物流計劃”,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推出了物流寶平臺,即由淘寶網聯合國內外的倉儲、快遞、軟件等物流企業組成服務聯盟,提供一站式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外包服務。而隨著京東、易迅一類網站力推自建物流。當“一日三送”、“一日四送”、“當日達”、“次日達”成為熱門詞匯,延伸到物流快遞領域的電商與傳統第三方快遞之間的微妙關系不斷被改寫。

今年1月,阿里“中國智能骨干網”關鍵節點選址工作啟動被曝光,5月京東COO沈皓瑜則宣布,最大的物流項目“亞洲一號”將在年底投入使用,蘇寧表示未來3年計劃投入200億建設物流。除此之外,擁有自建物流的京東、凡客早已向第三方商家開放物流快遞倉儲服務,而易迅網也已在近期開始嘗試向第三方商家開放其倉儲和物流體系,全面進駐上門攬件、入倉和配送等。

回顧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目前電商還處在畸形發展階段,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很多的電商企業都在虧損。而電商企業想要搶占市場份額必須要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加快配送能力,提高消費者的體驗度。但是這也是一個燒錢的突入,光前期的基礎投入就是一筆很大的資金,所以說像阿里這樣的“菜鳥網絡”也不是能夠隨便建設成功的。

阿里巴巴的千億物流項目對于整個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事實上,無論是自建物流還是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提供最佳用戶體驗是最終目的。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看到B2C的電商模式已成為消費的主流,用戶在方便與便宜的訴求之外,對于正品保障、收貨速度以及售后服務的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自建物流不僅要贏在配貨速度上,更要在售后服務方面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