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 資訊 > 新聞資訊 > 物流頭條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頻頻試水新零售 順豐破局仍欠缺互聯網基因

  變,是整個時代發展最不變的法則。過去十多年,借助線上購物的紅利,成就了阿里以及京東等電商巨頭,也衍生出諸多垂直領域的電商平臺。與此同時,線上電商的快速成長,也帶動了快遞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更是推動了順豐等多家公司的成功上市。

 不過,隨著傳統電商平臺發展遇到瓶頸,阿里京東們開始尋求轉型變革之路。近年來,新零售成為行業最熱的詞語,京東和蘇寧還分別提出了無界零售和智慧零售,但意思幾乎是大同小異。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行業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新零售的變革的同時,順豐等快遞企業也都在擴展布局相關業務,進軍新零售。不過,新零售嚴格意義上對于物流企業來說仍是跨行,在多次嘗試之后,相比較電商平臺,順豐等物流公司仍少了新零售的基因,走了一些彎路,做起來太難。

順豐上線“同城急送” 新零售的又一次嘗試

在國內主流快遞企業中,順豐可以說是老大哥的地位,不僅代表著業內最優質的服務水平,也是快遞界轉型革新的標桿。日前,在多次嘗試線下門店難有突破后,順豐上線了“同城急送業務”,承諾3公里平均30分鐘送達,5公里平均60分鐘送達,10公里平均90分鐘送達。根據順豐官網的介紹,目前該業務仍處于前期推廣階段,只在一二線城市提供。

如果單從物流角度來看的話,順豐此舉可以完善其物流配送業務,并且進一步推動營收的提升。當前,即時配送服務很受歡迎,尤其是對于北上廣這種用戶需求多的地方,他們對于時間更為看重,也愿意為此付出更高的價格。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閃送在2016年4月已經實現盈虧平衡,并在2017年的半年時間內進行了三次融資,可見即時配送產業的關注度之高。

其實,對于順豐來說,這也不是第一次推出即時配送業務。去年,順豐上線“即刻送”產品,與肯德基、麥當勞以及天虹等合作,當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7年財報數據顯示,順豐同城配送收入達到3.66億元,收入占比從2016年的0.09%上升至0.51%。同時,順豐投資者關系總監陳希文當時在業績說明會上稱,2018年公司會大力發展行業解決方案的業務,針對不同行業的痛點去制定個性化的物流方案。“同城急送”就是這樣一款產品。

不同于去年的“即刻送”,“同城急送”受眾對象更廣,并且更偏向于C端用戶,是順豐在配送領域重要的補充之一。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同城速遞已經成為物流行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

現如今,在“閃送”以及“點我達”等即時配送平臺發展較為成熟的背景下,順豐此時入局能夠獲取多少市場份額還是未知。不過,除了布局即時配送市場外,“同城急送”也是順豐在新零售領域的又一次嘗試鋪墊。

對于新零售,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前端,忽視了后端配送環節。所謂新零售的“新”并不只是指線上線下結合而已,更是一種供應鏈鏈條服務的提升。而這一切,都需要配送服務的支撐。此次,順豐上線“同城急送”,不僅僅是對自有物流業務的完善,也是為商業化版塊鋪路搭橋。

擺脫依賴性 物流企業跨界零售求突破

上文說到,快遞企業的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賴電商,而這就導致各家快遞企業在競爭過程中,毛利率會下降,進而影響快遞企業的收入,對股價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除了順豐之外,包括圓通以及百世快遞等多家快遞企業也都在跨界新零售領域以尋求突破。

據悉,順豐早在2009年便開始跨界布局零售業,推出“順豐E商圈”。之后,2012年,“順豐優選”上線;2014年5月,順豐線下門店“嘿客”在全國啟動。而在今年六月份,順豐旗下跨境電商平臺“Wow哇噢全球首家精選店”落戶重慶解放碑商圈。據了解,Wow哇噢精選店店鋪融入人臉識別、自助付款、行為分析等技術,市民可在“無人”模式下自助下單購買。

百世快遞這邊,2015年成立了百世店加,宣稱是一個打通廠家、便利店、消費者的商業通道,一個實現批發、倉儲、配送、營銷一體化的服務中心。根據百世集團發布的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百世店加本季度收入為5.45億元,同比翻一倍。

另外,去年七月份,圓通首家“媽媽菁選”生鮮便利店在普陀新湖明珠城正式亮相。門店不僅為社區居民提供快件、家政、干洗、家電維修等多項服務,同時也充當著社區生鮮店的作用,基本能夠滿足社區家庭餐桌和日常用品高頻剛需。

表面上來看,快遞企業們跨界新零售是熱情滿滿,并且落地速度很快。但是,具體到業績和影響力方面,卻還差得很遠。其中,順豐“嘿客”在布局2000家門店之后,便因為擴張速度過快而導致業績大幅下滑,目前也已經改名為“順豐家”。

除了便利店之外,順豐和中通還入局無人貨架。不過目前來看,影響力也都一般,遠不及當初的預期。

對于快遞企業來說,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尋求變革,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從目前的表現來看,總給人感覺是力不從心,什么都做了,但是卻什么也都沒做好,比較中庸。可以肯定的是,“快遞+新零售”的服務模式正在成為業內的趨勢,只是不斷試錯之后,找到適合順豐們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多次“試水”失敗 順豐為何還在頻頻布局?

跨界轉型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和新零售最為緊密的快遞行業。從近幾年的布局表現中可以看出,相比較傳統電商以及新零售創業公司,快遞企業總是給人慢半拍的感覺,即便是有錢有末端配送支持,也很難實現突破。

一位順豐快遞小哥告訴TechWeb,“不是不希望公司拓展別的業務,但是那么多次了,感覺都是小打小鬧,還不如好好發展物流快遞業務,多給我們漲點錢。”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年七成左右的快遞包裹都是由電商業務產生。面對有量的市場,多家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導致企業的毛利率在下降。同時,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7年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長28.0%,業務收入增長24.7%,均較2016年增速相比有所下降。而除了傳統快遞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外,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以及新興力量也在不斷加速入局快遞物流行業,使得市場競爭更激烈。為了尋求新的盈利點,快遞企業不得不轉型。

新零售時代,盒馬鮮生等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末端配送服務,在最快的時間內將商品送至用戶的手中,這也是新零售中最重要的一環。而快遞企業經過長年的發展,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有著較大的優勢,新零售進而也成為轉型的最大突破口。

此次,順豐推出同城急送業務,也是給新零售添磚加瓦做好末端支持。只是,這一次順豐的布局,結果如何也是充滿未知。

跨界新零售 順豐缺了點“互聯網基因”

根據順豐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順豐營收為710.94億元,凈利潤為47.71億元。從體量上來看,順豐轉型在資金和渠道上都有優勢。但有意思的是,我們翻看順豐跨界新零售的道路,發現其并沒有比其它互聯網巨頭慢多少,但卻總是火不起來,還虧損較多。相關數據顯示,順豐商業版塊在2013~2015年的三年里,虧損累計達到16億元。

此前,在談及新零售的話題時,王衛表示,新零售是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結合,商家對客戶的感知、對時效的要求會更高,擁有龐大的地面網絡、行業領先的航空資源以及超過2000名研發人員的順豐科技正為全國品牌商打造一站式服務,其中包括線上的電商配送以及線下供應鏈服務。

但是,從順豐的諸多新零售業務來看,更像是一種跟風,跟著互聯網企業后面走,傳統行業的作風太重,缺乏一定的互聯網思維。2017年就有消息稱,順豐計劃未來一年要達到4500家線下店,2~3年內建立上萬家線下店。但是,順豐忽略了一點,大范圍布局線下的戰略,還需要末端配送服務的支持,還需要產業鏈上每一個節點的通力合作,需要有自己的獨特的服務優勢,而不僅僅是店面數量。

或許,這也與順豐做快遞起家有著一定的關聯。對于順豐來說,在拓展新業務之前,還要保證快遞業務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和優勢,之后才能集中力量進行轉型布局。這就導致整個轉型的執行不夠堅決,一些項目最后都不了了之。

新零售給了快遞物流企業新的方向和新的想象空間,順豐作為整個行業的領頭羊也在積極地進行轉型。只是缺乏互聯網基因的順豐在過去幾年走了很多彎路。未來,在面臨多重突破壓力的挑戰下,順豐不僅僅是要改變自己的戰略,更是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本文轉自TechWeb,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