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京東在賣家論壇發布通知,由于京東開放平臺與佳吉快運、國通快遞、卡行天下、申通快遞、如風達、全峰快遞等物流服務承運商的合同陸續到期,8月31日后,商家可能無法在系統發貨列表中選擇上述物流服務商,相關物流跟蹤信息也將無法在京東平臺展示,建議商家切換其他物流服務商。
將要在京東暫停合作的物流服務商,除了申通快遞外,其它幾家要么已經倒閉,要么在電商物流市場并不活躍,再加上申通與阿里的微妙關系,自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A
京東:阿里未響應京東物流入駐提議
京東在開放平臺表示,平臺第三方賣家無法通過后臺發申通快遞的原因為與申通快遞合同過期后,雙方未就續約達成一致。
京東稱,2019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通過戰略投資成為了申通的實際大股東,因此,京東物流也對等提出了入駐阿里旗下電商平臺的合作需求,但至今也沒有得到響應。
本著公平、對等、共贏的合作原則,京東認為,無法與申通就續約問題達成一致,只能暫停合作。但雙方合作的大門始終繼續敞開,京東期待與申通面向未來,尋找新的合作機會。
B
申通:與服務質量無關,希望與京東溝通解決
申通快遞方面回應稱,接到商家和網點的反饋后,申通快遞的業務負責人一直與京東的相關負責人保持溝通,但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對方在溝通中表示,此次終止與服務質量無關。申通對受到影響的消費者和商家深表歉意。雖然京東快遞量不大,申通會繼續做好在途包裹服務,不讓消費者受影響。”
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還稱:“對于這種濫用平臺霸權的行為,我們深感震驚。當下經濟形勢復雜,商家不易,快遞員不易,我們呼吁對方能多一些擔當和責任,莫為一己私利剝奪商家的選擇權。”
申通快遞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京東認為阿里巴巴是我們大股東。是他們自己搞錯了,現在大股東實際上還是公司董事長陳德軍。本來阿里要持有30%以上股份,但資金還沒進來,我們是上市公司,如果有股權變更會發布公告的。”
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之間緊密的業務聯系,讓二者的關系一直十分微妙。此次事件一出,京東與阿里兩大平臺之間的“貓狗大戰”或將再次上演。
C
平臺限制外部物流商現象屢見不鮮
事實上,京東停用申通事件并非快遞行業首例,而且在其他行業、其他國家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2017年,京東平臺曾終止與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的合作,賣家通過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發送商品的物流信息無法在京東平臺展示。彼時,京東物流發言人和時任蘇寧云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曾在微博上進行過一番爭論。
2019年下半年,聯邦快遞和亞馬遜這對合作伙伴也一度陷入緊張的對峙狀態。據媒體報道,亞馬遜曾宣布禁止平臺上的第三方賣家使用聯邦快遞進行配送服務,但很快亞馬遜就解除了這一禁令。
科爾尼全球合伙人宋旭軍表示,快遞和電商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快遞配送已成為整個電商服務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彼此有競爭有合作都在所難免,尤其是現在京東阿里均在強化物流快遞領域的話語權,各方在進行商業合作、達成共識的過程中,也會把快遞當做競爭的手段,且本身快遞也在逐漸劃分陣營和站隊。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認為,京東作為一家電商企業,有權自主選擇自身的合作伙伴。京東與申通的原合作協議到期終止后,只要沒有合同條款的限制,京東有權選擇是否與申通繼續合作。因此,其行為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這跟淘寶不開放微信支付,美團下架支付寶服務,沒有實質性的區別。而京東、阿里、美團采取的這些措施,本質上就是商業競爭行為,只不過人們可能忘了,競爭天然就伴隨著一方獲益和另一方的損失,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在競爭中,一方有損失了,另一方就一定是不正當競爭。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表示,就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商業競爭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雙方背后均是上市公司,不僅要服務商家、用戶,也要對股東尤其是中小散戶負責。趙小敏稱,從商業角度來看,核心還是在于利益糾紛,可以繼續商討,但切斷端口的做法稍顯極端,也會讓其他快遞企業內心掙扎,未來是否會存在被關停的情況。
本文來源于物流產品網,不代表中國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