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消息, “物流互聯網平臺已經經過了十年的發展歷程,我認為未來還有五年的發展機會,從最開始的以‘運力’為中心的信息匹配,到目前以基于倉儲和供應鏈物流的‘貨源’為中心的線上線下,到未來以基于大數據和物流場景的‘金融結算’為中心的賦能降本。如果在5年之內,物流互聯網平臺還沒有在‘金融結算’等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意味著會出局。”日前,在“燦越科技、中油北斗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中運寶產品發布會”上,央視物流網創始人、浙江省倉儲行業協會會長趙成鋒如是表示。
“物流互聯網平臺這十年的基本發展路經是,物流互聯網平臺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互通,因為這個行業信息不對稱,所以需要有平臺。”趙成鋒表示,在電子商務的浪潮下,物流的電商平臺由此產生。 在趙成鋒看來,杭州燦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勛是一位老物流人。“一個老物流人進入到互聯網領域,可以堅持那么多年,平臺能活下來不容易。”趙成鋒表示,在未來的路上如何走得更好和更快一些,是所有互聯網平臺的人所面臨的一個挑戰。
“在‘互聯網+’的作用下,有一批互聯網的人進入到物流的領域,他們想快速顛覆這個行業,要使得傳統物流人無路可走。”他表示,自己很欣賞吳建勛,因為仍然還活著。
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互聯,也就是連接。據趙成鋒介紹,在連接中有三件事可以做,即運力的連接、倉儲的連接和金融的連接。在倉儲這一領域,以“菜鳥網絡”為例,趙成鋒表示,“菜鳥”之所以這幾年“風生水起”,就是靠它在全國構建的云倉系統,通過云倉掌控了貨物,再掌控了訂單,從而掌控了結算,最終掌控了數據,改變了倉庫原來單一存貨的這種基礎功能,真正實現了“四流合一”。
談及物流互聯網平臺最后五年的發展浪潮,趙成鋒認為這個浪潮是“賦能”。平臺賦能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個是給貨,一個是給錢。
“給貨”指的是帶來業務。事實上,對于一般的平臺來說,無論是獲客的能力,還是拿貨的能力都很弱。“要么有強大的倉儲體系,別人的貨愿意放到你的倉庫里來,要么有強大的供應鏈物流的集成能力。”趙成鋒表示,真正要拿到貨源,需要做到這兩點,但目前大部分平臺都沒有這個能力。
他指出第二個層面是“給錢”,有些平臺也對此做了一些探索,例如車輛等設備融資租賃等。“物流行業真正需要的是金融的賦能,如何用信用貸款方式來解決中小物流企業的流動資金融資問題。”目前做不到的原因在于,物流平臺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體系,既無法提供真正的物流交易數據,也沒有掌握真實的物流運作場景,這樣銀行等不可能通過平臺放心把錢交出去。
此外,他補充道,還有一塊重要的就是運費結算。工商企業和三方企業的結算問題現在沒人去破解,工商企業往往把物流外包給多家企業,由于大部分物流公司信息化應用程度差,大多是手工作業,所以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在運費結算的時候,不僅運單對賬差錯多,而且需要大量的對賬人員,費用支出大。
趙成鋒稱,如果可以進行物流作業互聯網化和信息化,能產生互聯網結算平臺,用電子運單,那也就不需要很多人來對賬。“假如把工廠的財務對賬人員減少一半,成本也就下來了。”他說。
據了解,現場正式上線的“中運寶”,定位的就是互聯網結算平臺,解決的是物流全流程的支付結算問題。
“三方企業和運輸公司以及駕駛員之間費用的結算,在原來都是互相之間的欠款模式。中運寶這個平臺做起來之后,可以做到不欠錢,錢由銀行來協助支付。”趙成鋒強調,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把現有中小物流企業的作業方式信息化、數據化。此外,要基于智能化手段展現物流的整個過程的真實場景。
“今天燦越公司和中油北斗展開合作,我希望燦越公司能夠在最后5年的發展浪潮中雄起。”最后,趙成鋒如是表示自己的期待。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