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消息,近日有爆料稱,京東將啟用自營智能快遞柜,目前首批快遞柜已經完成投放,未來還將大力鋪開。
并表示,此次是京東第一批集中投放智能快遞柜,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快遞業務量集中的城市,投放數量能達到3000-5000組。首批投放完成后,集團再根據具體的運營情況決定接下來的布局和數量。
而京東智能快遞柜除了供自家快遞使用外,還將對外順豐、通達系等其他外部快遞企業開放。關于廣受關注的收費問題,其則表示京東暫時不會向消費者收取費用,但會向快遞小哥收取一定的費用。對于外界關于該消息的求證,京東官方則回復稱,業務還在起步中,現階段不便透露太多。
實際上,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的時候,京東就有推出過類似的服務,不過彼時他們稱其為自提柜。據了解,京東自提柜服務于2013年正式推廣,但是當時僅限在京東上購買的商品訂單使用。到了2017年9月,京東自提柜則宣布面向社會快遞全面開放,不向任何一方收取費用,只要用戶有自提需求,都可以免費使用附近的京東自提柜服務,存放快遞2-3天。不過自此以后,京東在快遞柜方面就沒有采取過任何動作。
現如今,在我國快遞業務量不斷飆升的影響下,眾企業為了做好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服務,也是花樣百出,而智能快遞柜就是其中備受關注的一種手段。據國家郵政局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主要企業設立智能快遞柜就已達25萬組。還有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國智能快遞柜組數將達75萬,市場規模將近300億元人民幣。在此等背景下,京東此次時隔一年多再次出手,其決心和野心也是昭然若揭。
不過在當下的市場上,快遞柜基本已形成了“豐巢系”和“菜鳥+中郵速遞易”的兩大陣營。2015年6月,順豐聯手申通、中通、韻達以及普洛斯共同投資創建豐巢科技,如今隨著通達系陸續離場,豐巢則基本實現了由順豐控股。截至目前,豐巢已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服務用戶突破2億。
速遞易則在2012年推出了第一臺智能快遞柜,之后2017年中國郵政便以50%股份控股速遞易,與此同時菜鳥方也參與投資了中郵速遞易。除此之外,菜鳥自身也推出了自營的快遞柜,配合菜鳥驛站投放。而從豐巢退出的通達系則相繼投資了菜鳥網絡旗下的浙江驛棧。
對于京東快遞柜來說,作為后來者其想要在諸多強勁對手的環伺下成功突出重圍也并易事。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京東還曾宣布全面接入豐巢快遞柜。
此外,京東還得面臨來自快遞柜自身盈利模式的挑戰。眾所周知,在如今的快遞柜行業,雖然各方都在迅猛發展當中,但是大家之前都是在燒錢求增長,所獲盈利根本覆蓋不了成本。為了改善這一局面,眾企業也都在想辦法促進營收,但卻并沒有取得明顯成就,多數快遞柜企業仍舊處于賠錢的動蕩狀態,京東自營快遞柜要走的路還很長。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