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雙鞋子是東莞海關在跨境電商渠道查獲的侵權商品,乍一看,款式和正品一模一樣,做工也很不錯,包裝、吊牌都齊全,甚至還有境外刷卡的POS單和購買小票。普通消費者看到這些購買憑證一般就覺得是真的了,如果不法商家再宣稱商場打折,價格超低,那么消費者就很難抵制購買的誘惑了。”東莞海關駐郵局辦事處的關員趙媛對記者說。
海淘商品是不是正品?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記者來到黃埔海關位于東莞的海關國際郵件和跨境電商監管現場,了解市民普遍關心的海淘商品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情況。據了解,東莞海關去年在跨境電商渠道查獲了多批侵權商品,維護了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利益。
【國際郵包】
用大數據精準查獲冒牌產品
據了解,平時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的進口商品,通關的渠道有多種,其中主要的是進出境郵件渠道、快件渠道和跨境電商渠道。
記者來到位于東城的東莞國際郵件互換局,東莞地區進出境的郵件、快件就是在這里完成通關的。2018年,海關共驗放出境郵件7000多萬件,日均驗放20多萬件,總貨值超30億元,出境郵件業務量居全國城市第三位。
在1樓卸貨區,各網點攬收的郵件從這里卸車后通過爬坡皮帶機傳輸至3樓進行安檢收寄,收寄后的郵件在2樓按國家分揀裝袋,最后放行郵件再通過滑槽落到1樓,按航班裝車發運。整體處理能力峰值可達80萬件/天,數量在全國領先。
“這些是被風險布控指令命中的郵包,我們會先通過X光機來識別一下物品的圖像,是否有偽報品名或者夾藏的嫌疑,然后再對有嫌疑的物品進行開拆查驗,如果是被涉嫌侵權的指令命中,那么我們就要聯系權利人來進行鑒定。比如去年黃埔海關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通過大數據對碰,精準命中了一批涉嫌假冒鱷魚和POLO品牌的T恤。”據東莞海關駐郵局辦事處郵件監管科副科長陳俊東介紹。
【跨境電商】
單月曾查獲侵權名表6844塊
而在位于東莞南城的跨境電商業務監管現場,一臺臺裝滿出口跨境電商商品的車輛正在接受海關查驗。被風險布控指令命中的包裹一樣要先經過X光機的檢查,然后海關再對有嫌疑的包裹進行開拆查驗。
據電商監管科的副科長吳彬介紹,去年2月,東莞海關在跨境電商渠道查獲侵犯卡地亞、勞力士、百達翡麗等多個商標專用權的手表6844塊,手鐲戒指套裝98套;同年5月,查獲了侵犯LV、GUCCI、Dior等商標的女鞋1593雙、女包2個。同樣在5月,在跨境電商渠道查獲了夾藏于運輸車輛的涉嫌侵權香煙455400支。
“我們在監管的過程中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一些貨物還帶有隨附的POS單,刷卡地是境外,但是單據上卻沒有簽名,而且多個貨物的POS單上的數據都是一樣的,我們判斷這很可能就是批量偽造的單據。再結合貨物的一些特征,比如包裝、工藝、防偽標志等,就能初步確定貨物是否侵權。”吳彬表示。
在海關總署剛剛對外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中,黃埔海關查辦的2宗侵權案件又成功入選,其中的1宗獲獎的案例就是在東莞跨境電商監管現場查獲。
相關新聞
近三年黃埔海關攔截涉嫌侵權貨物近500萬件
近三年,黃埔海關共采取了知識產權保護措施419次,攔截涉嫌侵權貨物將近500萬件,貨值超人民幣2000萬元。查處的侵權商品種類包括數碼電子、鞋類、服裝、箱包、日化用品、汽車配件等,大多數都與普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其中,2018年黃埔海關在跨境電商渠道共查獲28宗侵權案件,截獲涉嫌侵權包裹916批次,攔截涉嫌侵權貨物達30余萬件,價值超過200萬元人民幣。
海關提醒市民,一定要通過正規的、官方認可的渠道購買商品,尤其不能貪圖便宜,特別是那些跟官網價格差距很大的產品。如果市民還有關于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疑問,可撥打海關咨詢熱線12360。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