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郵政局在快遞業發展的規劃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快遞服務網。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基本達成,這一方面要歸功于交通體系的不斷完善,另一方面則與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密不可分。過去10年,中國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電子商務強國,網絡購物早已是司空見慣,而快遞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只要有網絡有手機,動動手指就能拿到所有想要的東西。
可以說,快遞業和電子商務是相輔相成的,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圓通、中通、申通、順豐等快遞公司迅速崛起,成為快遞行業的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遞網絡,占據快遞業的重要一極。早些年我們購物時還能見到一些其他的快遞公司,現在這些快遞好像逐漸銷聲匿跡了,仿佛整個市場被三通一達包攬了,國內最早的大型快遞公司全一快遞更是沒有半點消息。
全一快遞誕生于1992年,是中國大陸第一批快遞公司,2000年,全一快遞和16家小型快遞公司合并,一年內在全國構建起100多個營業網點,成為國內快遞的龍頭企業,參與合并的16個小公司也成為全一的股東。當時的全一以國內快件業務為主,很快成為行業標桿。好景不長,到了2004年,公司內部管理開始出現分歧,全一的17個股東合并為9個大股東。股東合并并沒有“治本”,最后,這場分歧以兩名大股東獨立出去,開辦自己的快遞公司收場。全一從此成為一塊燙手的山芋,期間還被賣了兩次。
2010年,全一快遞被全球最大的物流集團DHL全資收購,但全一并沒有“背靠大樹好乘涼”,是僅僅一年之后,全一快遞就被甩賣給了友和道通集團,這次全一依然沒有迎來新生,友和道通給全一的定位是直營快遞,只要負責高端航空件業務,試圖避開國內的競爭,但這個定位讓全一和順豐快遞成為正面的競爭對手。后來,友和道通著力扶持自己旗下的速爾快遞,無暇顧及全一,在2019年11月,擁有12000名員工的全一快遞宣布全線停產。
一家在大陸快遞行業中最早入局的公司,為什么最終走到了這一步?
如開頭所說,“三通一達”百世、順豐等快遞公司抓住了電子商務的風口,逐漸占據了國內快遞業的主要市場,處于賣身漩渦的全一則沒能借助這股春風起家。其二,是全一內部管理層的散亂,意見向左的全一是成不了大事的,因而在大公司的“壓榨”下難以生存。事實上,全一不是第一家被大公司壓垮的快遞企業,2019年,風達快遞、全峰快遞、青旅快遞等中小企業紛紛陷入破產??梢哉f,當下的快遞行業如日中天,中小公司的路卻越來越難走。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