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港集團(600018)發布公告表示,上港集團持股5%以上股東亞吉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亞吉投資”)的一致行動人招商局港口發展(深圳)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9日至2022年4月6日,增持上港集團232,786,750股股份,占上港集團總股本的1%。
亞吉投資和招商局港口發展(深圳)有限公司均為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HK0144)的全資子公司,本次權益變動后,上述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從26.62%增加至27.64%。
本次權益變動前后,兩家公司持股情況
消息一出,市場中對于二股東增持議論紛紛,更有甚者將其看作招商局港口爭奪控股權的征兆。作者認為,兩家企業作為國企和央企,不會出現招商局港口越過地方國資委,直接在二級市場增持以獲得控股權的“野蠻人”行徑。此次增持不外乎出于兩大目的:一是進行財務投資,二是持續看好長三角資源,加碼布局力度。
從投資角度來看,2021年上港集團完成營業收入342.89億元,同比增長31.28%;完成凈利潤146.82億元,同比增長76.74%;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5.81%,在全國港口中處于高位。同時,今年一季度以來,上港集團母港吞吐量實現較大增長,疊加控股及參股航運公司利潤大漲等利好因素,預計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1.8億元,同比增長75.6%。一手托起世界第一大港,一手推動多元化業務發展落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上港集團無疑都是絕佳的“現金牛”選擇。
從港口布局來看,招商局港口作為招商港口的控股子公司,它的一舉一動自然也在招商港口的戰略布局范疇。招商港口在南方有深圳西部港區、汕頭港、湛江港相互聯動,在北方則與遼港集團比翼齊飛,南北布局趨于穩定的同時,還需在中部地區尋求穩定支點。此前招商港口先是舉牌寧波港,隨后新增23.07%股權成為寧波港第二大股東,成為長三角地區兩大港口上市企業的的第二大股東,如今招商局港口再度加注上海港,一方面是為了穩定國內港口布局,另一方面代表著資本持續看好長三角港口未來發展。
資本的頻頻回顧也不禁讓人好奇,長三角地區的資源究竟好在哪,有多好?此前,《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提出打造形成合力分工、相互協作的世界級長三角港口群。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也正是因此,腹地優勢為長三角地區港口發展提供了重要動能。
近年來,中遠海運港口、珠海港集團等港口企業紛紛落子長江,不僅因為這里聯通南北、通江達海的區位特點,長三角地區的港口實力也不容忽視。2021年,上海港完成貨物吞吐量8.2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4703.3萬標準箱;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9.4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430.3萬標準箱,分別包攬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大港與世界第一貨物吞吐量大港。在強大的貨源腹地支撐下,長三角地區南京港、蘇州港、南通港、泰州港、嘉興港等港口也常年位居全國港口吞吐量排行榜前20位。
綜上所述,招商港口增持一舉,既能得到大筆分紅,而且能夠深入推進國內港口布局需要,何樂而不為?作者認為,無論是面對市場冷淡期還是疫情大考,長三角地區港口均表現出了高于市場預期的水平,未來,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注定支撐著港口箱量的穩步上升,面對這樣一塊風險小、收益高的投資寶地,資本的流入也是應有之義。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