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鐵路公司(KTZ)董事會主席Nurlan Sauranbayev昨日表示,從中國通過鐵路過境哈薩克斯坦前往俄羅斯的集裝箱運量增長了177%。俄羅斯貨主越來越多地選擇鐵路運輸,來規避海路發往遠東港口的路線。但由于基礎設施的不足,無論海運、鐵路還是公路,運輸都問題重重。俄羅斯一場行業會議上,人們戲稱“中俄邊境的鬧劇”。
海運至遠東港口的擁堵
由于看中了中俄貿易的潛力,許多新玩家進入了這個市場,俄羅斯、中國和韓國的航運公司租用或收購新的集裝箱船,開通至遠東地區的定期航線。海路發往遠東港口的貨物翻了一倍。
PEK全球業務總監Oksana Feoktistova表示:“在遠東港口等待卸貨,可以多達30天。”問題不僅于此。
“不只是等待卸貨時間長。港區沒有足夠的空間供海關查驗,也沒有足夠的鐵路車板可以將貨物運出港區。前前后后下來,從中國到俄羅斯的海運周期,可以達到60天。”
市場參與者抱怨遠東港口設施陳舊,沒有能力確保每天處理足量的進口集裝箱,港區的鐵路轉運區又堆滿了無人需要的空箱。相比進口,俄羅斯出口下降迅速。
但公路運輸的狀況很好嗎?也不是。
Canavara Transport Systems多式聯運部門負責人Alexey Pristavkin表示,“從上海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上航程僅需4天時間。公路運輸,從中國到俄羅斯不得不跨越多個過境點。這些過境點,一天不超過40輛卡車能夠通關。最緊張繁忙的可能是后貝加爾斯克-滿洲里的口岸。”
Oksana Feoktistova說:“在轉運模式下,一輛中國卡車將貨物送到邊境時,帶有俄羅斯編號的卡車才來接貨。卡車在擁堵的過境點,等待可能長達10天。”
在鐵路方面,問題同樣不少。
據Alexey Pristavkin表示,貨主被告知的發車時間時常變化。中國的鐵路部門需要等待邊境口岸的確認信息,俄羅斯的鐵路部門需要確認車輛車板的可用性。交通擁堵出現在多個方向上——后貝加爾斯克(Zabaikalsk)、瑙什基(Naushki)、阿騰科里(Altynkol)、多斯特克(Dostyk)等邊境口岸。
“由于未得到邊境口岸的確認,集裝箱班列常常需要重新安排從中國站點出發的時間。對貨主來說,往往要預計4個星期的延誤時間。”
“俄羅斯站點的問題同樣存在,它們應對不了如今的貨運量,集裝箱班列經常排隊等待卸貨。”O. Feoktistova補充表示,從11月起,莫斯科鐵路樞紐的集裝箱列車接收站開始出現延誤——包括Vorsino、Bely Rast、Crosses 和 Selyatino等站點。
俄羅斯的鐵路基礎設施無法應對不斷增加的集裝箱數量:臨時存儲倉庫空間不足,卸載集裝箱的專用設備也不夠。“集裝箱列車排隊等待卸貨可能多達5天。”
在鐵路的服務質量差強人意之下,鐵路的運費并沒有下降。畢竟市場需求擺在那里。
中俄貨物運輸費用多少?
在需求高漲的情況下,貨主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行業人士表示,從中國到俄羅斯的集裝箱運費至少上漲了1/3。“一個20尺箱從中國海路運到遠東港口,估計平均達到5000美元,鐵路貴了20%,公路貴了30%。”
市場上甚至出現了“漫天要價”的情況——聲稱能從擁堵中完成提箱,并交付至新西伯利亞的站點。
對于種種亂象和現實的阻滯,市場參與者頗為無奈。
Oksana Feoktistova說:“我們認為,有必要引入電子系統來預留公路過境點的過境時間;通過增加車道數量來實現更高效通關。同時,在檢查站增加檢查區域和車輛停車場;為過境點配備數字設備;還有必要加快建設更多的過境點,才有可能分配不斷增長的交通和貨物流量。”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