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凍徹了亞馬遜。
這家世界上最大的跨國電商企業,即將迎來其創立28年來最大規模的裁員潮,約2萬名員工處在失業邊緣。
一、亞馬遜裁員潮
市場提前嗅到了風向。黑五前一周,就有消息指出亞馬遜即將啟動涉及約10000人的裁員程序,主要涉及設備組織、人力資源和核心零售部門。
這一消息得到了亞馬遜CEO安迪賈西的確認。他表示大規模裁員必將發生,并會持續到明年。此外,亞馬遜已經凍結了招聘程序,儼然一副勒緊褲腰帶過冬的打算。
然后一轉眼,裁員1萬的數字,又翻了個倍,亞馬遜內部級別1到7的員工都可能受到裁員影響。
這意味著,經過兩周的觀察,安迪賈西等亞馬遜高層意識到,這家電商巨頭目前的處境,比此前預期的還要糟糕。
目前來看,終端設備和服務部門將成為這次亞馬遜此次裁員的重鎮。
最近幾年來,該部門都在拖累亞馬遜的整體業績,每年虧損在50億美元上下。該部門有超過10000名員工,負責研發人工智能語音Alexa、Kindle、Fire TV和Echo等設備。
在亞馬遜光景好的時候,它們是貝佐斯“飛輪理論”中重要的一環。經濟衰退之際,這些燒錢的副業淪為了第一項被開刀的業務。
另一個裁員重災區將囊括亞馬遜最核心的零售業務。
疫情期間,亞馬遜吃到了線下關門的紅利。線上配送需求急速爆發,亞馬遜也隨之迅速擴張,員工人數從從2019年的80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160萬人。
這樣的擴張失速,也為近日亞馬遜的財政狀況埋下隱憂。“我們過去幾年的招聘速度太快了。”
今年第三季度,亞馬遜的全球電商業務虧損同比擴大171%,其中最關鍵的北美市場虧損擴大到4.12億美元。
隨著人工及物流等支出不斷上升,而消費者又紛紛返回線下商店購物,縮減規模的裁員成為了擺在這家電商巨頭面前唯一的解決辦法。
早在數月前,市場就已經開始對亞馬遜祛魅。
今年6月份,亞馬遜股價上有1.88萬億美元。經過近半年的連續下跌,亞馬遜的市值只剩8700億美元。超過1萬億的市值蒸發,創造了全球股市的歷史。
亞馬遜創始人,去年卸任了CEO的貝佐斯,也以相對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在黑五前警告亞馬遜的消費者,經濟衰退即將來臨,他們應該考慮推遲假期期間的大宗采購。
二、競爭激烈
另一邊,亞馬遜的競爭對手們,正在迎頭趕上。
傳統線下零售商沃爾瑪和Target已經發展出相對成熟的電子商務業務。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字,美國零售業85%的市場份額,依然屬于這些線下實體店。
亞馬遜目前則占據著美國電商約40%的市場份額,但這并不足以讓它高枕無憂。當沃爾瑪們完成線上轉型后,勢必以線下的優勢反攻線上。
以Shein為代表的線上快時尚品牌,則重塑了女裝這一龐大垂類市場的樣貌。而Shein的成功,則引領著一眾中國互聯網企業,紛紛朝著全球市場進發。
無論是成熟的紅海市場,或是尚待開發的藍海市場,這些干勁十足的巨頭企業們,都能給目前已經焦頭爛額的亞馬遜帶去足夠的煩惱。
著名咨詢公司Retail Prophet的創始人道格·史蒂芬斯則表示,亞馬遜更大的麻煩還在以后。
“不僅零售業縮小了與亞馬遜的差距,而且電子商務的本質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消費行為,不再停留在如亞馬遜這樣靜態、無聊、搜索驅動的網站上。而是存身于有趣、娛樂且引人入勝的內容和興趣社區中。亞馬遜從來都不擅長開發這些東西。”
三、飛輪效應
亞馬遜財報上,目前唯一堪稱亮眼的數字,貢獻自它著名的云計算業務。
許多信息表明,亞馬遜這次前所未有的大裁員,將不會影響到云計算業務的招聘和支出。
亞馬遜網絡服務營銷主管聲稱,他的部門將在2023年繼續增加員工。并且,他認為亞馬遜會在明年建造更多的數據中心。
與之相對的,是亞馬遜正在關閉大部分實體店,還取消或推遲了數十個計劃中的、昂貴的商儲倉庫。
亞馬遜的云計算部門AWS能獲得這樣的超然地位,全部來源于實打實的業績。
在亞馬遜全線數據都不太好看的情況下,AWS依然保持了第三季度收入高達27%增長,營業利潤率雖有收縮,卻依然維持有26.3%。
AWS業務線甚至承諾在今年第三季度末,營收將達到 1043 億美元。
只是對于亞馬遜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僅靠云計算業務的增長,不可能推動日漸遲緩的飛輪,
著名管理學者吉姆·柯林斯提出了“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復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
貝佐斯將其奉為圭臬。他把自己一次次的商業冒險,視作對飛輪的加碼。
他推出了Kindle電子書,創辦了云端計算的AWS,收購了老牌電影制片廠米高梅,還買下百年報業《華盛頓郵報》,最后把精力投入到目標直指太空的藍色起源。
這些看似互不搭界的嘗試,曾經像精密咬合的齒輪一樣相輔相成、互相推動。亞馬遜的飛輪也在不斷的跨界擴張中越轉越快。
但當上升期到達瓶頸,飛輪上的一顆顆齒輪,都各自減緩了速度。飛輪轉得再快,也拗不過時代的速度。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