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近年來,進口消費在穩定中不斷提高品質,進出口的穩定發展,有力的支撐了經濟發展。的確如此,這十年以來,中國的進口消費,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01
從兩周收貨到最快次日達,
進口消費的翻天覆地
十年前,移動互聯網剛火起來,極大的刺激了海淘的發展,代購們在國外拍拍照片發到朋友圈,竟然引來一波又一波訂單,加上社交媒體讓商品的口碑傳播變快,時不時就會出現海淘爆款。但大多數人只是懷著嘗鮮的心態去購買,談不上計劃性消費。
后來,電商模式崛起,誕生了一大批的跨境電商經營平臺,他們一方面打通采購體系,防止假貨;另一方面,花重金構筑跨境物流,要么在海外建倉,要么在國內建保稅倉,要么整合物流體系,極大的提高了物流效率,將收貨時間從半個月縮短到一周。
而時過境遷之后,跨境電商平臺被大浪淘沙,真正有基礎建設能力、價格優勢和服務保障的平臺成為人們購買跨境進口商品的主要途徑。
從此,進口消費進入3.0時代,變得更日常化,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價格更加親民。過去的海淘是在國外零售價的基礎上加代購費銷售,但是現在通過品牌海外官方旗艦店、電商自營等方式,優化了供應鏈流程,讓進口商品有平價優勢。
近日,隨著京東重啟低價策略,“百億補貼”這種常態化的促銷方式備受關注。例如風靡亞洲的資生堂紅腰子精華,補貼后京東國際的價格不到日本專柜的一半;酒水海外自營專區里的高端洋酒軒尼詩XO干邑白蘭地(700ML)也幾乎是全網底價,可以預見,高性價比讓曾經代表高端消費的海外商品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使得恢復期的國內消費市場逐漸升溫。
從以前的兩周收貨,到現在的幾天收貨,甚至最快次日達,物流能力的進步,也降低了進口消費的門檻。不論是通過全程精準控溫把跨境低溫鮮奶帶給消費者,還是最快17個小時就可以把大西洋捕撈的波士頓龍蝦送到消費者家里,可以看到跨境電商平臺敢啃跨境供應鏈這塊硬骨頭的決心。而國內消費者像購買日用品一樣購買進口商品,進口消費也從原來的嘗鮮購買,變成了一種新常態消費。
不過,從“嘗鮮”到“常態”的變化,可不是憑空就能產生。
02
誰在推動進口消費越來越火
首先是國家層面。這十年來,國家在進口方面的支持力度是史無前例的。隨著進博會的連續召開,以及區域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生效實施,中國正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除了退稅、信保、信貸政策外,國內建設了152個跨境電商試驗區,進口通關時間壓減了67%,關稅總水平也從9.8%降到7.4%,諸如此類的措施,每年都在優化提升,可以說,這十年來是對進口商品最友好的十年,也是進口消費的黃金時期。
其次是電商型企業對供應鏈的重點投入。跨境電商的競爭和國內電商的競爭一樣,一開始是流量之爭,后來是廣告之爭,但歸根結底是供應鏈能力之爭。跨境供應鏈跟國內供應鏈差別不小,一是硬件和維護成本都巨高,二是現有資源如何整合,避免自建產生浪費。
國內電商以京東為例,除了運營80個保稅倉庫及海外倉庫、物流觸達220多個國家的近千條國際運輸線路,它還不斷整合合作伙伴的產地直采和倉儲能力,完善尾程配送體系,搭建出一條完整的跨境生鮮供應鏈,從而讓鮮活大龍蝦、跨境鮮奶、進口冰淇淋這類對運輸要求極高的產品頻繁出現在消費者的購買清單里。從發展速度來看,筆者認為京東國際正在試圖通過跨境生鮮品類來強化自己差異化的競爭力,另辟蹊徑滿足消費者多元的購物需求。
整體來說,基礎設施建設是進口消費3.0的基礎,同時,也是消費升級的基礎。
03
消費者需求的升級,
是進口商品火爆的根源
如今的進口消費要跟多年前很不一樣,呈現幾個特點:
一是常態化,國家政策的扶持提升了通關的速度,平臺對供應鏈的整合,提高了物流的速度,當購買進口商品的物流體驗與國內沒有差異甚至更好時,跨境購物也就成了日常行為。
二是滲透力強,三四線城市占比近一半。以前總認為一二線城市是跨境購物核心群體,現在已經改變了,雖然高線市場的成交額仍然超過50%,但下沉市場的進口消費規模已經大幅增加了,其中,2021年縣域市場的進口品牌成交額增長了174%,這代表著中國消費的內核有著強大的潛力。
三是90后成主力,但銀發群體也在快速增長。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進口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6歲到35歲的年輕用戶是進口商品的主力軍,占比近五成,同時銀發群體也在快速提升,2021年,46到55歲的人群,進口品牌成交額增長高達283%。
四是小眾進口商品迎來小爆發。隨著供應鏈的暢通,國外小眾品牌日漸成為國內消費者的新寵。最明顯的是化妝品領域,去年雙十一期間,京東國際的多款海外小眾優質品牌增長10倍,足以證明個性化消費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消費觀念。
這些特征讓我們看到了國內消費的潛力和風向,也讓國際品牌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獨特性和豐富性。
04
進口消費,仍將快速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進出口總額超42萬億,同比增長7.7%,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和GDP增速,是促進我國經濟和消費的核心動力之一。今年,國家也會對進口商品提供更大的空間和舞臺,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整體來說,國家的扶持,平臺的努力,消費者的認可,最終讓進口消費的風潮一浪高過一浪,也讓海外品牌和商家感受到了我國開放市場的誠意和努力。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