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航運增加了3艘新船訂單,長榮海運訂造12500個集裝箱。
當前,集運市場低迷行情延續,運輸需求持續下滑,市場前景難測,不少船公司通過暫停航次、報廢船舶甚至取消新船訂單,控制運力規模。
但也有一些企業逆勢而動,此時增加新船訂單,訂造新集裝箱。
據貿易風報道,臺灣船公司萬海航運日前增加了3艘3055TEU型集裝箱船訂單,這些新船將在日本船廠建造。
2022年年初,萬海曾宣布,將投資超過10億美元,在運力方面加大投入。包括在2022年3月斥資約7億美元,訂造5艘13100TEU型集裝箱船,并以不超過3.2億美元的總價,購入數艘適宜的二手船。
萬海解釋說,這些造船計劃旨在響應未來運營需求,助力中長航線的市場發展。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至今,萬海已經處理了10艘老舊船舶。可見,萬海更新船隊的意愿十分迫切。
截至2023年3月13日,萬海的船隊規模為135艘、運力444,069TEU,運力排名全球第11位。同時,其還擁有33艘新船訂單、運力241,451TEU,占運營船隊規模的54.4%。
另一家臺灣船公司長榮海運,近期則加大了在新造集裝箱領域的投資。
根據長榮海運公告,其已在勝獅管理服務有限公司(Singamas Management Services Limited)訂造了12500個集裝箱,交易總金額3430萬美元。
長榮海運對此解釋說,考慮到公司的集裝箱配置,決定采購新集裝箱,供日常經營使用。
2022年12月,長榮海運曾發布公告稱,為了汰舊換新及業務需求,擬采購約40000TEU的各類型集裝箱。
之后,長榮海運陸續購買了7800個新造冷藏集裝箱以及9800個新造普通集裝箱,總金額超過1億美元。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曾用14個字,表達了對2023年的市場展望:“寒風習習落葉飛,殷殷期盼景氣回。”
他解釋說,2023年的市場變化將受到兩個關鍵因素影響:一是俄烏戰爭何時結束,二是供需如何受到IMO環保新規的影響。他認為市場前景“相對保守但并不悲觀”。
不過目前,全球過剩集裝箱已達到500萬TEU。另據德路里的統計數據,對于集裝箱制造市場,2023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年”,預計全年集裝箱產量將不到70萬TEU。相比之下,2022年的產量為377萬TEU。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