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多多闖進本地生活市場
留給巨頭們的“新業務”,不多了。
近日,有多個本地生活服務商透露,他們收到了來自快團團的招商資料。作為拼多多旗下的社群團購平臺,快團團正在邀請餐飲、娛樂、麗人和住宿四大品類本地商家入駐。
據了解,快團團選擇從服務商切入本地生活,大幅降低了招商難度和成本。在宣傳資料中,快團團聲稱80%的入駐服務商GMV增長兩倍以上,50%的線下商家到店率增長35%以上。憑借自身3000萬的日活,快團團有信心給予商家萬億的曝光。
更加重要的一點是,快團團僅向商家收取0.6%的技術服務費。至于商品的具體定價、團長傭金等等,都由商家自行決定。與美團餓了么等平臺動輒10%以上的抽傭相比,快團團顯然對商家們有著足夠的誘惑力。
此外,為了在前期吸引更多商家入駐。快團團將對早期入場的商家提供客服、流量、選品等方面的扶持。
目前,快團團本地生活業務的開發文檔中已經可以看到服務商接口。在這里,服務商可以直接幫助本地生活商家同步和核銷用戶訂單,能夠查詢90天內訂單并進行售后處理。
招商資料中還透露,快團團本地生活業務正式上線后,將在小程序個人中心和商家主頁上線常駐入口。
從快團團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雖然招商進行得比較低調,但準備可謂十分充分,誓要在本地生活市場啃下一塊“肥肉”。
不過,快團團入局本地生活,其實也沒有太令人意外。
自從去年背靠微信私域流量大火后,快團團的業務范圍一直在擴張。“供貨商+大團長+幫賣團長”的社群分銷模式,決定了其“萬物皆可快團團”的特殊屬性。
去年,“上海已經開始團飛機了”的話題一度沖上微博熱搜,話題中所提到的團購業務正是由一位上海團長在快團團上發起的。目的就是讓同城的用戶買到低價機票,并且為航空公司恢復生意。
而微信小程序作為載體,也早已驗證了做本地生活生意的可行性。比如千千惠生活、聯聯周邊游等獨立本地生活平臺,都在微信流量池里占據了一席之地。后來它們也入駐了抖音和快手,助其補充商家資源。
如今拼多多依靠快團團切入本地生活市場,看起來也是水到渠成,且大有可為的事。畢竟在微信私域流量方面,拼多多的掌控能力早已爐火純青。
2.京東也在摩拳擦掌
拼多多在本地生活市場半路殺出后,京東的局面反而有些尷尬了。
目前國內零售電商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的,分別是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和快手。除了京東,其它都在積極布局本地生活,試圖爭搶美團的“飯碗”。
與它們相比,京東則顯得冷靜了許多。
長期以來,京東都未曾對本地生活業務進行過大肆宣傳,以至于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京東其實早就低調地上線了一批本地生活相關功能。
比如在京東App首頁頻道的第二、第三頁,京東上線了“出行玩樂”“京東旅行”等本地生活服務,用戶可以購買景點門票、電影票,訂酒店、機票等等。在同城頻道內,用戶甚至可以購買到店餐飲團購套餐。
不過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一方面入駐商家不多,只有一些連鎖品牌;另一方面,這些生活服務的入口都較為隱蔽,用戶除非刻意尋找,否則很難發現。
這樣看來,京東對于本地生活的態度就很耐人尋味了:既上線了本地生活業務,又將之“邊緣化”,京東究竟想干什么?
第一種可能,本地生活在京東起到“威懾”作用。去年6月,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公司已經考慮和研究推出按需外賣服務。至于什么時候開始做這個,這將取決于我們的能力,以及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建立起一個人才團隊”。
此話一出就引發了行業轟動。有人認為這是京東要入局外賣的信號,更多人則認為京東此舉只是為了防守和牽制美團。
近兩年,京東和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的爭斗有目共睹,京東的市場份額有被美團蠶食的跡象。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京東很有可能選擇用美團的核心業務進行牽制。
這一戰略可以參考當初美團做打車、滴滴做外賣的邏輯,意在攻守交換、互相牽制。曾以圖書為矛,向當當挑起價格戰的京東,在這件事上本就很有經驗。
第二種可能,本地生活只是京東對平臺生態的補充。從目前本地生活市場的爭斗來看,“流量”是進攻最有效的武器。
而就在幾天前,京東CEO徐雷在財報會上表示:“京東不是流量型驅動的電商平臺。京東的本質以前是品類型的,現在希望是轉向用戶經營型的。因為我們始終認為一家零售公司,不管線上還是線下,是要以經營用戶的生命周期和價值為目的”。
由此看來,京東對本地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人有我有”,既不落后,也不爭搶。僅僅是為了方便用戶一站式購齊所需品類,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
當然,以上兩種情況也可能是共存的。在自身業務未受到嚴重挑釁時,本地生活只是京東的“邊緣業務”“生態補充”。而當京東需要更加激進發展時,本地生活同樣可以成為其牽制對手的利器。
3.本地生活,困局何解
如今,本地生活市場的爭斗,已經接近于美團、阿里、拼多多、抖音、快手的五方混戰。而京東也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今年以來,京東負責生活服務宣傳的公眾號“京東生活娛樂”出現了密集更新,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已經發了7次廣告推文。作為對比,2022年全年,該賬號僅發布13次。
換而言之,京東本地生活業務在今年有著重新啟程的苗頭。此前徐雷也表示,去年的京東以“降本”“聚焦核心”為主,今年則將是“增效”的一年。
“百億補貼”的激進打法,已經驗證了京東的決心。因而在今年,本地生活等新業務也很有可能被京東領上臺前。
一旦其下定決心,憑借達達的配送資源,以及即時零售積累的本地商家合作經驗,京東不可謂不是一支勁敵。
屆時,電商行業頭部的六大平臺,都將圍繞本地生活角逐。屬于巨頭們的混戰,或許要比當初美團參與的那場“百團大戰”激烈得多。
可以看到,時代的差異還推動了新技術的參戰,讓一切的走向都更加撲朔迷離。
在進攻方,它們追求的是“人無我有”。
比如抖音快手用短視頻和直播切入本地生活,試圖給予用戶“即看即點即達”的特別體驗;高德以地圖為載體,將本地生活嵌入人們的日常出行需求當中;拼多多則借助快團團據守微信,企圖再一次掘金私域流量……
在防守方,美團更像是“人有我優”的見招拆招。
比如美團此前測試了達人探店、直播售賣團購券等等,以對抗抖音快手;還在騎手端上線了“美團地圖”,未來進一步拓寬業務范圍后,也能成為對抗高德的利器……
五大平臺的圍攻下,美團將要面對的是比上一次更加激烈的競爭。“百團大戰”時還能依靠廣告和補貼搶占市場,這次的戰場則更加立體,巨頭們對于行業慣用的招式早已心知肚明,只會絞盡腦汁思考更新的解法。
一邊是在本地生活市場屹立多年的美團,另一邊則是各有奇招的巨頭們。新一輪的爭斗注定精彩,也注定將是一場鏖戰。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