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快遞電子運單》(GB/T 41833-2022)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GB/T 41832-2022)兩項國家標準的相關情況。兩個標準關乎一個主題,即數字化,但兩個標準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快遞電子運單》聚焦于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在個人信息保護和環保。《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則提出了統一的寄遞地址編碼,這項首次發布的統一標準具有重大意義,它對快遞行業意味著什么?會給快遞行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嗎?我們來淺談一下。
地址編碼規則背后透露出什么信息?
新市場、新規則、新機遇
首先分析寄遞地址編碼的結構。標準中給出的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由“基礎編碼+擴展編碼”兩部分組成。其中基礎編碼涵蓋國家地區、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寄件位置碼、寄件區域碼、校驗碼。擴展編碼則包含企業碼及物品和服務屬性碼。
由編碼的結構和內容,透漏出個三個鮮明特征,即高站位、統一、詳細。結合快遞行業,對應釋放的信號則是市場擴展、信息共享、精細化管理,這些新變化將給快遞行業的相關各方帶來哪些變化?
政府端:新市場的催化劑
基礎設施改善催生增量市場發展
寄遞地址編碼產生統一且精準細致基層數據,會給上層決策提供更為詳實的事實依據,使針對基礎設施局部改善和觸角延伸的精細化管理成為可能。再配合原有的進村、進廠、出海等政策推廣和扶持,可能會使這些有限制的新市場成為企業實現利潤突圍的增長點,引導新一輪增量市場的發展。
企業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
數據共享使企業數字化迫在眉睫
寄遞地址編碼統一化會打破各企業數據的壁壘,實現行業數據共享化。這不僅會帶來數據量級的爆發式增長,也會使數據的劃分維度和精度實現質的飛躍。對于企業來說,巨量和詳盡的數據來源會為企業精細化管理經營和針對性的市場拓展及服務帶來巨大助力。由此,數字化能力毫無疑問將會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重大考驗,如果說之前還有較為寬松的發展窗口時間,那現在看來已然不多了,數字化已經迫在眉睫。
技術落地推動新一輪降本增效
寄遞地址編碼中對于地址信息的統一編碼和細化程度,會使信息識別和標注在統一的框架背景下更為精準。這為創新技術的落地掃清了障礙,會對企業分揀和配送環節產生重大影響,帶來大量的技術革新。如分揀系統的識別由文字轉換成數字,會使信息的傳遞更加精準和細致;精準的定位會極大拓展了無人配送使用場景;地址編碼可以優化快遞員配送路徑;企業對于快遞運送途中的追蹤管理更加便捷等等。
網點端:是塑造網點巨頭的機會?
“新共配”在小市場催生大網點?
寄遞地址編碼標準統一化,降低了自動分揀的難度,使不同品牌快遞統一自動分揀成為可能。這為單品牌人工分揀壓力大、自動分揀產能過剩的中等票量市場,提供了集中自動分揀的發展機會。
末端網點企業可以購置自動分揀設備,上游為各品牌提供集中快速自動分揀服務,下游直接對接各區域基層共配網點,將同區域快遞集中分發到進行派送,免除各末端再分發操作給各方帶來的多余成本和不便。
這種“共揀-共配”的“新共配”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各品牌的服務效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基層共配服務網點的成本和難度,實現多方共贏。當然,“共揀”也會極大提升大網點的服務效率和末端控制能力,成為末端網點巨頭不無可能。
《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剛剛發布,實際的落地規劃和各方的執行效果尚待觀察,但不可否認的是,快遞行業智慧化和精細管理的時代已經來臨,機遇與風險并存,緊抓未來發展趨勢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關鍵。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