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申通快遞的前身“神通綜合服務部”成立,在杭州、上海租了兩間小屋子當門臉,做起了兩地之間的商貿訂單、報關單快速周轉的生意,2003年淘寶興起之后又轉型電商件。如今,已從初成立時一天只有幾單業務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一家高速增長的A股上市公司。經過30年的發展,申通將如何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在近日似乎有了答案。
“俗話說‘三十而立’,對申通來說則是‘三十而新’。”申通快遞總裁王文彬在近日客戶開放日上表示,“30年起落,申通快遞有成功也有挫折,但我們重新站起來。我希望大家能重新認識這個新的不一樣的申通。”
為實現未來三年申通單量要躋身前三、時效與質量邁向第一梯隊的目標,申通快遞重新定義電商快遞,并公布了多項快遞服務數據及產品升級,為合作伙伴的物流成本降低、經營效率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提升帶來更多確定性。
三十而新
30年來,電商與快遞相輔相成發展,申通快遞是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也是貢獻者。因為,中國快遞80%以上的包裹都來自電商,其中以申通快遞為代表的經濟型快遞又占據了超過80%以上的市場份額,托起了整個電商行業。
談及經濟型快遞的快遞能力,可以用一組數據類比,以申通為例,以每單不到3元的價格,在48小時內每天將5000萬個包裹送到中國99%的鄉鎮以上地區,可謂“超級性價比”。
王文彬指出,蛻變的申通快遞在“超級性價比”基礎之上再升級,時效更穩定、質量更確定。據悉,申通快遞堅持時效投入,截至今年4月,線路時效達成率與通達第一差異逐步縮小至1.7個百分點;堅持服務改善、工單率4月環比1月下降81%,接聽率滿意度99%+。
與此同時,申通快遞不斷夯實服務基礎,以提產能、降成本。王文彬透露,自2020年推出“三年百億”產能提升計劃以來,申通快遞堅持投入也有所得。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實施82個產能提升項目,累計擁有交叉帶自動化分揀設備190套,自主研發的高速交叉帶使小件的分揀效率提升30%以上。2022年,申通快遞累計擁有4826臺干線車輛,其中大運力甩掛車輛占比達到了79%,自有車隊整體運能得到大幅提升。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尖峰申通快遞的產能達5000萬單。
在成本方面申通快遞則更強調精細化運營。“每一項都在扣,從之前的每一毛到現在的每一分,給商家釋放更多紅利。”王文彬指出,對比2021年,申通快遞現在單票運營成本下降27%,也讓更多商家和合作伙伴受益。
如開發面向商家的“超級商家”平臺,通過為商家提供一碼多權、智能分析、智能客服、賬務管理、極速響應、極速打單、物流跟蹤等服務功能,幫助商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體驗,同時在與商家對賬的過程中做到更省心省力。
此外,對效率的極致化追求,也讓不斷求新的申通快遞實現了業務增速領跑行業,規模穩中有升。年度報告顯示,申通快遞2022年營業規模和盈利水平再創新高,實現大幅增長,全年完成快遞業務量129.47億件,同比增長16.89%,市場占有率11.71%,同比提升1.48個百分點,創上市7年來新高。
發力“三力”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申通快遞按需配送覆蓋100+核心城市,次日達時效超過83%,為行業、平臺、商家多元化客戶解決方案,差異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申通快遞的蛻變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副總裁戴長征感言,選擇申通的客戶越來越多,其中品牌大客戶數量同比增長5倍,持續保持多年合作客戶85%以上;信賴申通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如杭州拱墅區的周大爺從1994年使用申通至今已29年。
隨著前期積累的產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申通快遞未來在時效提升上的潛力和后勁可想而知,更多客戶和消費者將見證申通的基建、科技越來越強,時效越來越快,質量越來越好。
“我們和申通已經合作多年,這幾年從時效穩定性、服務質量改善到定制化解決方案能力上,發生了肉眼可見的變化。”森馬服飾物流負責人在交流分享中直言,作為商家需要的不僅僅是高品質、性價比更高的快遞服務,更需要能夠在流量爆發期保障服務時效和質量的穩定性。
萬石谷粒粒累計,千丈布根根織成。戴長征指出,申通也將通過不斷的努力,打造極致快遞生產力,加速客戶躍遷式增長,做好“三力”服務,回報客戶信任。
在價格力方面,申通科學處理規模、價格、質量的關系,升級客戶羅盤系統,實現多因子靈活定價,從管理成本、售后成本、彈性產能等多維診斷共建最具性價比服務。換句話說,申通更多扮演的是一個管家的角色,幫助客戶降低其在經營中的成本,使得其更好地為客戶實現全局調優,增加自身產品附加值。
在體驗力方面,申通貫徹全面服務助力客戶先贏的理念,這主要體現在申通服務大客戶方面。首先幫助客戶解析需求,匹配客戶分層、全國分倉、駐場服務等資源,然后是穩定操作,主要體現在標準攬收、集中退倉、偏遠必達,最終達到服務托管的目的,更好地為客戶店鋪兜底損失和風險,實現按需派送和服務預警。
在差異力方面,申通認為經濟型快遞要做到的是高效不高價,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一戰略,申通提出按需派送、區域時效、逆向攬收、預售極速達、大促定制等柔性化的服務,旨在滿足個性化客戶的需求。
對此,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根蓮亦表示,面對新變化、新起點,申通將在時效環、服務環、方案環、體驗環發力,為客戶提供無限服務。
“時效環方面不僅強調全鏈路履約保證時效,還進一步把指標數據化、指標化;服務環方面,售后拖管各節點環環相扣的同時,通過定制服務實現高標履約;方案環方面,在提供全線路高品質保障,降低破損率之外,還提供大促專項保障,實現百倍彈性無憂發貨;體驗環方面,通過按需派送收獲好評滿滿。”
重定義電商快遞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未來三年,我們的單量要躋身前三,時效與質量都將邁向第一梯隊。”王文彬強調,申通快遞將堅持三位一體,共同進步,總部服務好省區、省區服務好網點、網點服務好客戶,打造中國質效領先的經濟型快遞。
經濟型快遞的最大特點可概括為“好快省”。為進一步實現“好快省”目標,申通快遞將在夯實快遞底盤基礎上,持續打造六大差異化服務能力,幫助商家解決精細化運營、數智化經營、定制化服務、快遞全鏈路一體化解決方案等方面的能力和效率,同時持續降低商家基礎經營成本,為更多商家的經營帶來更多確定性,創造更大的價值。
一是穩定時效體驗能力:超過1億的專項時效投入、末尾線路專項治理、多頻次派送能力建設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客戶的時效體驗;
二是網絡質量管理能力:布局網點類直營管理,對承包區、小件員進行管理下沉,對物流軌跡進行智能預警,突破質量發展瓶頸;
三是逆向物流服務能力:完善逆向物流服務能力,支持商家快件攔截、多地址退倉、逆向異常預警和退貨上門等服務;
四是客服兜底服務能力:建立項目客服團隊定向服務戰略客戶,成立第二、三智能客服呼叫中心,兜底網點客服能力;
五是夯實產能基礎能力:“三年百億”產能提升計劃,改擴建項目37個,設備優化項目18個,預計到2023年底公司常態吞吐產能將達到日均5500萬單;
六是客戶解決方案能力:通過超級商家平臺、按需派送、區域時效件等產品和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加速客戶高質量增長。
誠如,快遞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三十而新的申通快遞也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400億件,比2019年達到400億件提前了128天,比2022年提前了24天。今年以來,快遞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業務量增速逐月提升,僅用4個多月就完成400億件。
作為曾經開創了中國百花齊放的快遞市場的申通快遞,也將緊抓機遇,向新而行,不驕不躁,穩扎穩打,向中國質效領先的經濟型快遞邁進。不難預見,在“三力”服務加持下,申通快遞的六大差異化服務能力必將大幅提升,躋身前三也將指日可待。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