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伴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產業已經成為了國人最熟悉的產業,大多數人每天都會收到不少包裹,不過就在最近一個現象引發了整個市場的熱議,這就是在極兔、菜鳥之后,順豐也被傳出要去香港上市了,很多人都在問為啥物流巨頭都要扎堆香港上市?這其中的原因又在什么地方?
01
連順豐也要去香港上市了?
據時代財經的報道,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順豐考慮最早于2023年在香港第二次上市,不過目前談判仍在進行,包括籌資額和時間在內的上市細節仍可能發生變化。時代財經就此事求證順豐控股方面,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應。
2017年,順豐控股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借殼上市,2021年初,其股價一度突破123元/股,而截至5月5日收盤,順豐控股報收54.47元/股,市值約2666億元。創始人王衛也多次成為快遞行業首富。
在業績方面 ,根據順豐控股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2674.90億元,同比增加29.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74億元,同比增加44.62%;扣非后凈利潤53.37億元,同比增加190.97%。而根據順豐最新的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順豐實現營業收入610.48億元,同比下降3.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7.2億元,同比增長68.28%。針對該季度營收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財報指出,主要是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下降所導致。
無獨有偶,據界面新聞的報道,今年以來,極兔與菜鳥也先后傳出要在2023年赴香港上市的消息。今年3月底,阿里巴巴啟動“1+6+N”組織變革,六大業務集團上市傳聞也迅速傳播。彭博社報道稱,菜鳥計劃在香港上市,最早可能在年底完成。不過,菜鳥當時回應界面新聞稱,尚無明確規劃和時間表。
在此事之前的一個多月,有行業媒體報道稱,極兔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在香港進行上市,可能至少籌集10億美元。對于該消息,極兔方面回應界面新聞稱“不予置評”。這已經是極兔第二次傳出上市的消息。早在2022年,就有傳聞稱極兔正在計劃IPO,但因種種原因擱置。更早之前,還有傳聞稱極兔計劃在美國上市,并與上市顧問合作,估值在50億美元左右,募資額超過10億美元。
而通達系快遞老大中通快遞發布公告稱,公司自愿將其在香港聯交所第二上市地位轉為主要上市地位,5月1日生效。
02
為啥物流巨頭都要扎堆香港上市?
隨著中國物流產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上市問題。順豐、菜鳥、極兔紛紛被傳出要港股上市,我們究竟該如何分析這件事呢?
首先,物流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上市已經成為物流企業的必然選擇。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物流需求量不斷增加,物流企業也在不斷擴張和升級。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電商的興起,快遞物流行業更是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105.8億件,比上年增長2.1%。分類別看,同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11.6%、86.6%和1.8%。與去年同期相比,同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的比重分別下降1.4個百分點、上升1.6個百分點和下降0.2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家物流企業的發展也開始逐漸進入成熟階段,一方面,產業鏈條逐漸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物流產業鏈,從而實現了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市場對于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物流企業也逐漸意識到了服務質量的重要性,通過引入新技術和提升服務水平等方式來提高服務質量。
但是,問題也出現了,無論是整合產業鏈還是提高服務質量,其實核心目的還是在于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這樣的情況下,原先的傳統發展方式,就難以維持市場的需要,上市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通過上市,物流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也可以提高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和市場份額。
其次,香港資本市場的優勢讓快遞物流企業看中。作為中國最有名的資本市場,香港資本市場可謂是優勢顯著,香港資本市場規模龐大,是亞洲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根據港交所發布的最新證券市場統計數據,香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于2023年3月底為36.9萬億元,較二月底的35.8萬億元上升3%。3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265億元,較二月的1,184億元上升7%。2022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2597家,其中主板2257家、創業板(GEM)340家。
如此龐大的規模讓香港資本市場成為了不少國內企業上市的首選目的,一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可以吸引來自全球的資本,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國際化程度。另一方面,香港的交易非?;钴S,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強,投資者可以隨時買賣股票,從而實現資金的快速流動。再加上,香港的監管標準也非常高,企業需要遵守更加嚴格的規定,從而保證了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眾多優勢的疊加,讓不少國內上市公司都愿意優先選擇港股上市,特別是近年來歐美資本市場對中概股企業并不友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回到更加友好的香港,也成為了不少企業共同的選擇。
第三,香港的貨幣優勢也非常顯著。對于各家快遞物流企業來說,其在本地市場上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因此,進軍國際市場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能夠獲得國際化資金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在香港上市之后,香港上市的企業可以直接使用港幣進行交易和投資,同時,由于香港貨幣政策與美元掛鉤,企業還可以通過香港市場便捷地進行外匯兌換,無需經過繁瑣的貨幣兌換手續,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風險。這對于需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開展業務的物流企業來說非常有優勢。例如,順豐在香港上市后可以直接使用港幣進行業務交易和投資,方便了其在全球范圍內拓展業務。
此外,港幣作為一種自由兌換貨幣,具有較高的國際信譽度和流通性,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因此,對于快遞物流企業來說,選擇港股上市對于其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第四,多重資本市場上市已經成為了市場的大勢所趨。這些年,伴隨著中國企業的發展,多重資本市場上市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比如說順豐如果完成了港股上市就是A+H股公司,而前文提到的中通也是美股港股雙重上市公司,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日益繁榮,物流業作為支撐全球經濟運轉的重要產業,其市場前景廣闊。而多重資本市場上市則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資金需求,加速企業發展。此外,多重資本市場上市還能夠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聲譽,增強其市場競爭力,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
因此,快遞物流巨頭扎堆香港上市可以說是很正常的事情,未來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的快遞物流企業可能還會不斷增加。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