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物流品牌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順豐的抉擇,是否也在促進快遞業真正走向差異化?

  上個月,快遞業發生了今年度以來最大的收購案——順豐以11.83億元將豐網速運母公司100%股權出售給極兔速遞。在很多人看來,出售豐網是順豐又一起不太成功的探索后做出的抉擇,但這或將進一步助推快遞業差異化發展。

  01

  “痛苦而明智”的決定

  一直以來,在快遞領域,順豐是中高端的代表。殊不知順豐也想做經濟件,甚至可以說還懷有一種執念,比如前些年發展嘿客、順豐優選等嘗試。


  2019年,順豐為了拉高自己在電商配送渠道的業務量,推出了針對電商市場的特惠配送價格產品;2020年,豐網成立,幾乎是與極兔同時發起了價格戰。

  對于原不擅長打價格戰的順豐而言,“以價換量”的策略實實在在地收到了成效:它保住了市場份額,同時提高了營收。2019年-2021年,順豐的業務量整體增速遠超行業均值(其中經濟件業務是順豐2020年收入增長的最強引擎,貢獻了超過40%的整體收入增量),也使順豐擺脫了六大快遞公司業務量墊底的命運。

  但低價格也是一把“雙刃劍”,如2021年順豐營收突破2000億元大關,總業務量也超過百億票,但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下滑70.1%,同時經濟快遞增速也開始出現放緩趨勢。

  于是,順豐計劃殺入通達系“腹地”辦法——用與通達系相同的加盟方式發展經濟類快遞。2020年豐網自成立之日起,便承載著順豐對低價電商件市場的期待,也被外界視作順豐布局下沉市場的關鍵一步。

  順豐董事長王衛也在不同場合不斷強調,順豐將持續推進速運、快運、倉網、豐網四網融通,四網融通不是“曇花一現”的短期舉措,而是結構性的、長期持續深化的過程。但低價的經濟件與順豐時效件在運作模式上還是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順豐的直營與豐網的加盟之間也多有銜接不順暢之處。

  另外,豐網的發展一直不太順利。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通日均業務量逼近7000萬單,韻達、圓通、申通突破5000 萬單,極兔4000萬,而豐網2023年初日單量剛剛達到800萬單。發展近3年,豐網與主要對手的差距仍然非常懸殊。

  筆者在今年初曾提到,順豐若不加大對豐網的扶持力度,那么情況就比較危險了。如今豐網的發展不順,讓順豐從舉棋不定到經歷“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到最后下定決心將其賣給極兔,專心做自己擅長的高端領域,過程雖煎熬,但未嘗不是好事。

  02

  離開經濟快遞競爭的多重啟示

  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比前幾年的增速都要迅猛。2022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105.8億件,2023年快遞量若以現在的每天3.3億件計算,全年快遞量可達到1204.億件,實際數量考慮到經濟不斷復蘇等因素,應該更樂觀一些。

  在這樣看似相對較好的市場背景下,順豐出售豐網,在促使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同時,也為快遞業競爭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路。

  其一,對市場的探索要慎之又慎。

  在中國的快遞市場上,電商快遞占比80%左右,一枝獨秀。 前面已提到,順豐也垂青規模天量的電商市場,但多年來的探索截止到豐網為止,使順豐看清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運行模式和體制機制與主流低價類的電商快遞并不能很好兼容。順豐果斷地賣出豐網,看似“揮一揮衣袖,作別西天的云彩”一般的瀟灑,實際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結果。

  其二,印證國內快遞發展并非只有同質競爭一條路。

  2023年,快遞業進入寡頭競爭的下半場,現有的玩家并不多了。順豐雖出售了豐網,并退出低端市場,但今年以來價格戰又多地冒頭的情況表明,電商經濟件同質化競爭的格局絲毫沒改變。傳統行業思維中,玩家在這個過程中不外乎一邊搶占更多的單量,一邊壓降各項成本,但實際人力、運輸、物料等生產成本卻在不斷上升。在行業并購也成為家常便飯,行業不斷洗牌的過程中,各家快遞企業都過得“提心吊膽”。順豐堅定地告別這一打法,使快遞同行看到了,快遞業發展并非只有同質化內耗到底這一條路。

  其三,為快遞同行轉型差異化發展樹立了信心。

  自2021年以來,各快遞上市公司市占率均爬升困難、增長緩慢,雖然今年會有一定好轉,但價格戰還在持續,以價換量的策略也呈現漸漸趨于失靈的疲態。時代變了、市場變了,快遞企業不能用過去的老辦法老思維去發展。順豐從此堅定走向中高端快遞、供應鏈和國際化的道路,為大家轉型走向差異化發展打了個樣板,增強了信心。雖然走出差異化,對于重資產的快遞行業來說,或許并不是那么好接受,但這是走向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03

  盤點正走在差異化方向上的玩家

  首先是極兔速遞。

  有人會說了,“攪局者”極兔先收購百世國內快遞業務,現在又收購豐網,不就是為了搶占更大的電商經濟快遞市場份額嗎?


  可能你沒留意到,極兔是目前國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頭部快遞企業。它已經覆蓋印度尼西亞、越南、墨西哥、埃及等13個國家的快遞運營網絡,國際業務已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等全球約100國家和地區,支持空、海、陸等多種運輸方式。

  從東南亞起家的極兔,在攪局國內快遞市場的背后,具有較為清晰的國際化布局戰略。那就是在快速獲取國內成規模的快遞網絡之后,不斷拓展中東拉美的快遞網絡,最后將利用中國的制造業和跨境電商出去的契機,把這些網絡連接起來,從而爭取盡可能快地進入國際快遞第一梯隊。

  其次,是京東物流。

  從終端上看,京東物流也是在送電商件。但其打法并非單純的做快遞業務,而是以一體化供應鏈服務來帶動快遞、快運的發展。

  2022年,京東物流營收達1374億元,同比增長31.2%;其中,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收入774億元,快遞、快運等其他業務收入達600億元。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供應鏈管理并做出改變,以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京東物流抓住市場機遇,2022年京東物流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近8萬家,年收入貢獻超千萬的客戶收入占比已過半;年收入貢獻超1億元的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達26家,平均合作時長超過4年。

  而另一個核心武器,是京東物流的倉儲資源。截至2022年12月,京東物流已在全國運營超過1500個倉庫,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其還在全球擁有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近90萬平方米。

  深入介入客戶供應鏈、銷售鏈,并擁有國內數一數二的倉儲資源,使京東物流在電商快遞市場上擁有了倉配一體化的高速度、高質量的優勢。

  現在,京東物流收購了“零擔老大”德邦快遞,以及跨越速運和同城即送平臺達達快送,更使得京東物流在原來需外包出去的大件配送領域擁有了自營優勢。

  不難看出,京東和順豐的目標都沒有局限在傳統經濟電商快遞市場上,而是瞄準了大物流市場、中高端領域以及一體化供應鏈。而中國未來的快遞市場,是完全可以容得下兩到三家中高端玩家的。

  04

  紅海中的廝殺者們也能實現轉型嗎?

  中國的快遞業是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興起的。

  首先,中國快遞業在最近10多年里得到了大發展,找到了一條不同于發達國家的后發道路,但由于仍處于起步后的探索期,發展并不充分。要告別快遞業大而不強的發展局面,走向差異化和高質量,還要一段較長的路程。但要拋開電商市場去談快遞轉型和差異化發展是不行的,必須要尊重市場規律。

  其次,順豐發展的底盤與電商經濟件紅海中主要的廝殺者——通達系的情況也不同。2022年順豐經濟件占總營收的比重僅9.55%,時效件的比重為39.51%,二者之和約49%,其他諸多供應鏈和國際業務等新業態持續為順豐“造血”。

  而通達系中快遞業務占總營收中的比重頗大,其中中通為92.1%,圓通為86.19%,申通為96.75%,且基本圍繞電商經濟件。因此,它們轉型和差異化發展,必須要以鞏固基本盤為底,在此基礎上在產品分層方面作出自己的拳頭產品,并筑牢發展的“護城河”。

  以圓通為例。2017 年,其開始打造城市高頻配送直營網絡 B 網,并正式成立直營品牌“承諾達”。盡管這一次探索不成功,但其2022年又推出了以時效升級和精準派送為核心的“圓準達”,同時在通達系中率先布局航空、貨代等。目前,圓通航空機隊規模已達13架,且正在建設嘉興航空基地;貨代業務方面,2022年已占圓通營業收入的8.38%。

  在電商經濟件市場上目前占據首席地位的中通,也正在推動冷鏈、跨境、同城、倉儲等精細化新賽道的加速成長。中通的生態圈起步早、布局快,其始終緊抓機遇,加快發展,在進廠、進村和出海等新藍海里發揮更大作用,力爭在未來的3-5年內形成生態的“護城河”。

  韻達在2023年全網工作部署上,確立2023年主線目標:客戶分群,產品分層,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申通則決心聚焦經濟型快遞主賽道,將致力于打造中國質效領先的經濟型快遞。

  盲目追求市占率帶來的低毛利,已讓通達系認識到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性。盡管它們的大多數探索至今還未能成勢,但假以時日,它們中多數應該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化發展道路。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物流,企業,行業,發展,順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