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對于頭部企業,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當下外界不僅僅看其業績,也愈發關注社會責任。在此背景下,近來包括一批頭部物流企業在內的上市公司,紛紛發布相關報告。
就在7月15日,滿幫集團發布了2019-2021年度CSR報告。這是滿幫集團發布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也是互聯網貨運行業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其中看點自然不少,令物流指聞印象深刻的,是幾組數字:
(1)168萬單
如果列舉過去一段時間經濟社會面臨的大考,抗擊疫情必然位列其中。在一系列保供戰疫中,物流人也未缺席,“逆行而上”的他們不僅開辟了物資運送大通道,也守護了生命的大通道。
滿幫及其平臺司機,也是守護者大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在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滿幫就結合各項平臺業務,采用多種方式支援抗疫。包括成立由CEO負責的應急專班,開通應急專班熱線,為應急物資運輸開辟綠色通道。截至武漢解封,平臺匹配進出湖北的貨物累計168萬單,平均每天有1.3萬輛貨車承載著36萬噸物資馳援湖北。
(2)1420萬噸
同樣,如果我們列舉當下經濟社會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雙碳目標”自然也在其中。“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需要全社會努力,尤其是公路貨運行業。
原因在于我國公路運輸是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的重點子領域,公路運輸碳排放占交通運輸總排放的80%以上。公路運輸中,公路貨運又是碳排放的重點領域,碳排放占比達60%以上。交通運輸行業如何實現“雙碳”目標?四部門曾聯合發文給出了工作要求:以交通運輸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為引領,以提升交通運輸裝備能效利用水平為基礎,以優化交通運輸用能結構、提高交通運輸組織效率為關鍵。
顯然,將互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等智慧技術應用到交通物流領域,是提升交通運輸系統總體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重要路徑之一。而這也是滿幫平臺的優勢所在。在滿幫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到:在節能減排方面,平臺通過線上供需匹配,降低了空駛率,2021年減少碳排放1420萬噸。滿幫集團還投資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并稱“相信這將顯著提高燃油效率并減少碳排放”。此外,滿幫計劃與生態系統參與者合作,推廣使用清潔能源驅動的卡車,以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3)15億
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司機群體的支持。司機群體每一次馳援背后,滿幫平臺也給予了相應的支持與保障。比如,在馳援抗疫中,滿幫集團會為承接貨源備注有【救援物資,馳援疫區】的司機贈送高額人身保障,為司機們保駕護航。
不僅如此,當意外來臨時,滿幫也積極出手援助司機群體,比如在疫情暴發初期,滿幫平臺就出臺措施,為滿足條件的湖北用戶降低還貸負擔;當河南、山西發生洪澇時,向受災的卡車司機發放救助金。
更多的努力在平時,包括:發揮平臺規模和技術優勢,組織司機互助;連續5年舉辦全國卡車司機節,表彰在誠信、互助、公益方面表現優異的卡車司機,增強從業者的職業尊嚴和獲得感。2021年5月28日,滿幫公益基金會也在民政部門注冊成立。滿幫公益基金項目還入選了全國總工會“關愛貨車司機公益項目”。資料顯示,滿幫公益基金會向10000名卡車司機贈送了總保額價值15億元的意外保險,為常年奔波在路上的卡車司機群體保駕護航。
……
當然,除上述方向外,滿幫所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中,還有其他諸多看點。單就核心而言,滿幫之所以能夠帶來諸多社會價值,也在于其模式本身。
就像滿幫集團董事長兼CEO張暉在報告致辭部分寫道的:“曾經,公路物流被詬病為‘小散亂’,行業缺乏有效組織。在創業初期,我們見過太多輾轉多個物流園區,焦急尋找貨源的司機和為找不到可靠運力而發愁的貨主。是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改變了這個傳統行業。”
滿幫通過建立標準化的貨運交易流程,搭建了直連貨主與司機的線上數字貨運平臺,實現了貨主高效找車、司機快速找貨的功能,在有效降低公路貨運“三空”,全面提升公路運輸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減碳等多方面價值。
同樣,滿幫平臺自身也在迭代升級,如同報告中提到的,滿幫集團經歷數年的發展,從最初的信息平臺演進到目前的交易平臺,并且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除了貨源信息發布業務、貨運經紀業務,針對平臺上貨主與司機的多元化需求,滿幫還聯合產業伙伴,為用戶提供運輸管理系統、ETC、能源、卡車銷售、信用和保險解決方案等一系列增值服務,構建起覆蓋公路運輸全服務場景的貨運生態。以上舉措在便利用戶的同時,也實現了服務的精準化,降低了時間成本與交易成本。
可以說,作為數字貨運平臺,滿幫助力了公路貨運這一傳統行業實現線上化、智能化、數字化。當然,盡管滿幫通過種種舉措讓公路貨運實現了升級,公路貨運行業的部分頑疾依然在平臺有所投射;同樣,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樣,在公路貨運升級過程中,滿幫平臺也需要處理各種新的矛盾,包括保障司機權益與平臺生態治理。
事實上,在滿幫集團發布的首份社會報告中,保障司機權益也是重要內容。透過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到滿幫平臺在保障司機權益與平臺生態治理方面的思路與成績。
社會綜合治理的“互聯網+”
企業有企業的價值,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比如在多個方面沒有強制執行的權力。換句話說,在公路貨運領域進行綜合治理,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為此,滿幫自身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并且發揮出了自身“互聯網+”優勢。
比如,其與貴州交警合作,搭建國內第一家“互聯網+車管所”,實現貨車司機違章查詢、罰款繳納等功能的在線辦理。滿幫還搭建了全國首個行業內互聯網人民調解委員會。調委會成立至今,解答、化解物流糾紛調解案件總數共計43641件,成功42654件,成功率達到了97.7%。
除此之外,滿幫集團還率先推出平臺“會員行為守則”,從守法經營、安全駕駛、誠實守信、合法維權、守信獎勵等多方面引導規范平臺會員行為。這些舉措既為企業業務的發展營造了健康環境,也穩定了司機群體,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基于信用體系的獎優罰劣
某種程度上說,公路貨運當下的改變和近年來中國社會的改變類似:從熟人關系走向契約關系。這一轉變,雖然突破了區域與交易的局限,提升了運行效率,但也需要與之匹配的規則。
社會層面可以看到,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經進入快車道,信用體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顯。而在公路貨運領域,滿幫也基于平臺豐富的數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根據披露,為解決公路物流領域信用相對缺失的狀況,滿幫集團通過多個維度建立平臺信用體系大數據模型,并通過多種手段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不僅如此,2019年7月,滿幫平臺還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統,成為首家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物流企業。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后,幫助過去貸不了款的貨車司機建立征信記錄,以征信數據共享的方式幫助其獲得更多金融服務,降低金融服務獲得成本,助推普惠金融在物流行業落地。
在此基礎上,滿幫于今年初正式推出了首套貨主信用體系。通過規則引導,進一步的規范用戶行為。對高信用等級的用戶給予榮譽認可及權益激勵,對信用等級低和有違約行為的貨主,平臺也將進行相應的處罰和功能限制。
此外,滿幫平臺還根據誠信檔案和黑紅名單,逐步建立起“讓守信者一路暢通,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的獎懲機制。誠信檔案分級中第一級的優質客戶,平臺會優先匹配優質運力和貨源,最低的劣質客戶級別,將逐漸被平臺衡量淘汰。信用度越高者,成交效率更快。根據誠信體系設計的保險、普惠金融、油品、ETC等優惠產品也為誠信經營提供了正向激勵。
顯然,這些良幣驅逐劣
幣的舉措,有助于凈化平臺經營環境,保護廣大司機實際利益,也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維護司機權益,治理交易亂象
相比于以上更長遠、更幕后的探索,司機與貨主更關注、感知也更明顯的,或許是當下滿幫平臺直接出手維護雙方權益的舉措,尤其是司機端。傳統公路物流場景中,司機本就處于相對弱勢一方,他們的呼聲也更值得傾聽,相關權益而言亟待維護。
在滿幫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到,為了保護平臺上司機的合法利益,滿幫平臺運用信用大數據通過定位聚集、設備關聯、IP聚類分析等多種技術手段及時發現問題,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保護司機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目前已經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涉及刑事犯罪的,通過大數據固定犯罪分子與警方和檢察院聯動打擊網絡詐騙行為,凈化了平臺交易環境。
需要注意的是,滿幫這份報告的時間跨度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今年以來,滿幫也推出了更多維護司機權益的舉措,比如上線貨主信用體系,打擊超低價、倒賣貨源,專項治理“重復鋪貨”等等。
不過盡管滿幫有以上種種探索與成績,但公路貨運行業依然有眾多待解難題。比如備受關注的運價問題。公路貨運運力本就供過于求,加之如今需求萎靡,更是導致司機收入減少。這需要市場的調節、行業的監管,各方面也希望貨運平臺能夠進行一定的探索。除此之外,在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維護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維護行業安全穩定發展大局等方面,各方面對貨運平臺也有不少期待。
滿幫在其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中,也對接下來努力的方向做了介紹,包括堅守合規底線,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技術服務,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堅持“以人為本”,與員工共同成長、進步。
就滿幫的主要目標而言,或許報告的各個章節主題已經指明:讓公路物流更美好,讓市場更加健康,讓辛勞更有收獲。接下來如何在實踐中實現上述目標,各界也在等待著滿幫的新答案。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