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摘棉季。9月19日,來自陜西各貧困縣的272名務工人員聚集在西安火車站,笑逐顏開,準備乘坐西安開往喀什的K169次“絲路扶貧列車”前往新疆摘棉“淘金”。
為了打好脫貧攻堅戰,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打好扶貧“組合拳”,在幫助定點扶貧縣發展產業,增強經濟發展內動力的基礎上,積極尋找就業致富機會,幫助貧困群眾走出大山。
當日23點10分,K169次“絲路扶貧列車”準時發車。據了解,這批摘棉工作將持續兩個月左右,享受包吃、包住、包交通的待遇。每名務工人員收入將達到2萬元左右,并且就業崗位具有延續性,每年摘棉單位將優先選用這批務工人員。
“鐵路為我們貧困戶外出務工、就業扶貧架起了致富橋。”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陳國英向記者講述。縣上對貧困戶外出務工有交通補助,八月份開始縣政府工作人員就挨家挨戶宣傳動員,可隨著近年來新疆大面積普及機械摘棉,人力用工越來越少,組織好了村民卻不知道能去哪里摘棉?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掛職勉縣副縣長黎文生及時將這一情況反饋至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西安車站駐駱駝項村第一書記鄭功利幫助縣上解決了難題。
駐村前,鄭功利曾多年任職西安車站售票車間主任。因西安車站地處西部最大的旅客集散地、務工團體重要輸出站,與新疆建設兵團、基層農墾師等主要產棉單位經常進行聯系協調。
得知此次勉縣百姓外出務工遇到了難處,鄭功利及時與新疆產棉單位取得聯系,北疆80%以上都實施了機械采摘,南疆的庫車、馬蘭地區還有部分棉花園、菜園等需要人力用工。
摘棉的就業崗位解決了,但緊接著又出現另一個難題。這次勉縣各貧困村組織的貧困村民,幾乎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門,必須有專業人員統一帶隊才能放心。西安車站副站長崔剛、郭勇,駐村第一書記鄭功利等人再次與商洛、柞水人力資源公司對接,幫助勉縣務工村民們聯系了全程帶隊人員,提供食宿和意外傷害保險,并保證按天在農場結算工資,這才讓村民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
列車開行當天,鄭功利帶著勉縣76名務工人員乘大巴車來到西安車站。“摘棉期2個月,按照正常工作量,一個人結算2萬左右不成問題,有了這些錢,貧困戶過年就不愁了”鄭功利高興的說。
國家提出脫貧攻堅戰略以來,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按照陜西省政府、中國鐵路總公司部署要求,幫扶漢中市勉縣4個鎮的8個貧困村精準脫貧,做到群眾有需求,鐵路有行動,充分發揮鐵路優勢,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共同確保完成定點扶貧任務,全力做好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的秦巴山區勉縣定點扶貧工作,切實擔當起鐵路的社會責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應有的貢獻。
2012年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兩級以“通水、通電、通路”為突破口,陸續向勉縣投資、捐贈,修建公鐵立交、鄉村道路、堰壩及購置醫療器械,改善了基礎設施和生活醫療條件。幫扶擴大肉牛及禽類養殖、食用菌種植等產業,帶動貧困戶在家門口學技術、增收入;發展鄉村旅游,建設唐家灣水稻油菜花主題公園;新建茶葉加工廠,修建茶園產業道路,改善了3000畝茶園的生產條件;與央視財經頻道聯系參與“中國電商扶貧行動”,在央視展播勉縣茶產品。對8個村的黨員開展素質培訓,把致富帶頭人、外出創業返鄉人員等鄉賢能人充實進村級組織,構建“產業黨支部+黨員致富能手”的產業化組織體系。
扶貧是場硬仗,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變“輸血”為“造血”,通過開行“高鐵列車”“扶貧列車”“旅游專列”等多種形式,幫助貧困群眾打開致富路。
在貧困村沿線開行公益慢火車7對,打造“慢火車?優生活”品牌,途徑勉縣的“幸福鄉村號”8361/2次,從起點到終點站,100多公里只需要7元錢。組織困難群眾和貧困村干部乘坐西成高鐵,拓展發展高鐵經濟的思路。開行至貧困地區旅游專列,吸引5萬余名游客到勉縣旅游。改造既有鐵路站場,新建物流基地,以鐵路運輸為依托,持續為脫貧發力。對商洛、漢中市貧困地區農產品開辟綠色通道,魔芋等農產品種進入鐵路消費市場。
在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中,從扶貧角度推進鐵路重點工程,集中建設一批區域性骨干通道。2017年,西成高鐵等一批鐵路重點工程建成投用。今年,鐵路持續抓好“百項交通扶貧骨干通道工程”中的16個鐵路項目。放眼未來,隨著西部鐵路網的日益完善,貧困地區群眾的發展大門將被一個個打開,逐步實現“真脫貧、不返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