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去吃飯,我去拿個快遞。”近年來,這句話已經成了不少大學生午休時的口頭禪,收取包裹也成了大學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開學季和“十一”假期前后,記者探訪了不少江蘇高校校園快遞點,發(fā)現(xiàn)校園快遞業(yè)務迅速增長,給學生帶去便利的同時,諸多“痛點”也在逐步改善。
00后幾乎“將家搬到了學校”
今年,00后新生跨入大學校門,他們幾乎也“將家搬到了學校”:電冰箱、席夢思、洗衣機、掃地機器人……甚至平衡車、無人機都出現(xiàn)在不少大學的快遞點。
“十一”小長假剛剛結束,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qū)快遞點,大一新生小雪就拖回了一臺在網上購買的小型半自動洗衣機。她告訴記者說,整幢宿舍樓只有4臺洗衣機, 忙的時候還要排隊。“自己有洗衣機就方便不少,想什么時候洗就什么時候洗。扛進宿舍的時候宿管阿姨問了幾句,我含糊應對也就過去了。不過這種大功率電器如 果真查起來還挺麻煩的。”
70后大學生跨入校門的“三寶”是臉盆、鋪蓋、被子;80后是隨身聽、熱水器、臺式機;90后換成了筆記本、手機、相機;對00后來說,則是快遞、快遞和 快遞。“利用快遞購買生活‘神器’,出發(fā)點都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生活,體現(xiàn)了0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彰顯了物流迅速發(fā)展的時代特色。”揚州大學數(shù)學科 學學院團委副書記季中亞說。
今年校園快遞包裹增速明顯
“開學報到采用‘空手到’成為不少新生的選擇,到了學校,包裹也正好快遞到了。”江南大學后勤管理處副處長季王飛說,今年開學季,江南大學的菜鳥驛站快遞 派件量達到20萬件,日均最高達1.2萬件。開學一周內收到的快遞,大件包裹超過50%,“內容也五花八門,除了日常用品,有的同學還把家里的自行車也寄 過來了。”
做物流起家的德邦快遞,一直深耕校園包裹派送。德邦快遞相關人士透露,“今年開學季包裹量增幅非常明顯。”德邦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今年江蘇區(qū)域派送的新生包裹重 達66萬公斤,相當于裝滿19輛17米長貨運卡車,南京重量占江蘇42%。全國重1.4萬噸,“僅僅是開學季就為德邦帶來了3500萬元快遞業(yè)務收入,增 長率超100%。”
根據(jù)菜鳥驛站提供的全國高校00后大學生“空手到”排名榜顯示,江南大學和云南大學、湘潭大學位列全國“空手到”高校前三甲。在江蘇省內,江南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新生最愛“空手到”。
菜鳥驛站當前在江蘇高校有超過250個校園站點,每月為在校師生近1000萬單包裹提供服務。京東與江蘇的107所高校校區(qū)合作開設了京東物流在高校內的專屬網點——“京東派”,高校(校區(qū))覆蓋率達到65%以上,每月配送京東訂單量超過60多萬單。
寬敞的快遞服務中心閃亮登場
過去出于安全考慮,高校一般不讓快遞員進入校園送快遞。快遞小哥們只能把快件送到校門口或者固定收件點。于是,在不少高校外,一些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常常在學生放學時間段內聚集在校門口,將需要派送的快遞包裹堆放在路邊,造成了周邊秩序混亂。
“散亂無序的校園快遞,也給學校管理秩序造成了嚴重影響。”南京的一位高校后勤管理負責人坦言,校園里曾存在快遞“亂擺亂賣”“占道經營”等快遞亂象,而且?guī)熒目爝f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經常有取錯快遞等情況發(fā)生。
近年來,校園快遞智能化與標準化進程正在逐步加快,不少高校的物流末端配送“擺地攤模式”也悄然發(fā)生了改變。去年,東南大學校園快遞服務中心在九龍湖校區(qū) 閃亮登場,整潔寬敞的服務大廳,規(guī)范的智能存取柜,24小時無休取件存件,使師生“足不出戶”,在校園里就可以隨時享受收取和寄送快遞服務。
記者在江南大學菜鳥驛站看到,一件件包裹被擺放在貨架上整齊有序,像一個超市,并根據(jù)功能分為幾個大區(qū),學生憑借收到的短信,根據(jù)條碼取件,整個取件過程 只需兩三分鐘。目前,像食堂、宿舍、寬帶一樣,菜鳥驛站正成為高校基礎設施,通過高效的技術解決方案,讓校園快遞更加方便、安全、有序。
今年校園快遞的高峰期,各高校更在末端派送點紛紛推出“黑科技”,讓包裹收取更加輕松方便:2秒出庫的高拍儀,刷臉取件的智能柜矩陣,保障安全的云監(jiān)控系 統(tǒng)。“江南大學今年在校內開通了‘新生取快遞專列’小公交,開學前一周,這個專列每天從早到晚都裝得滿滿的。”季王飛說。
本文轉自新華日報,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