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業環節和物流管理全過程的綠色化。從物流作業環節來看,包括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流通加工等。
綠色物流使物流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從管理學的角度講,綠色物流是指為了實現顧客滿意,連接綠色需求主體和綠色供給主體,克服空間和時間限制的有效、快速的綠色商品和服務的綠色經濟管理活動過程。“綠色物流”里的綠色,是一個特定的形象用語,它泛指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活動、行為、計劃、思想和觀念在物流及其管理活動中的體現。
近年來,物流業尤其是快遞業作為互聯網時代興起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迅猛。然而,其迅猛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快遞包裝用的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包裝物總體回收率不到20%。回收之后的部分廢紙可以通過回收再做成紙箱,如果無法回收,將被填埋或焚燒。膠帶、塑料袋和填充物等難以降解的物料絕大部分都被直接丟棄。而這些被送入垃圾場填埋、原料為聚氯乙烯的物品,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勢必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負擔。
快遞業的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膠帶以及內部緩沖物7大類,如果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的標準計算,每年將產生不少垃圾。在此情況下,綠色物流應運而生。而各大快遞公司也參與了“綠色物流”理念的重要活動,并付出了實際行動。
“一哥”順豐,領跑綠色
順豐算得上是綠色物流里的“早鳥”了。之所以獲評綠金企業,與其較早開始研發與創新綠色包裝產品不無關系。早在2013年就組建了自主包裝研發團隊,2016年升級為“順豐科技包裝實驗室”。
順豐將綠色包裝貫通整個快遞環節:打包環節,推行快遞運輸行業包裝標準化,為大客戶提供更環保的包裝解決方案;研發環節,推廣“豐·BOX”;回收環節,通過派件主動宣導客戶回收、客戶線上微信預約等多元化回收方式。與其他快遞物流企業不同的是,順豐建立了快遞業醫藥物流包裝標準化體系。種種舉措使得順豐全年節省紙類2.1萬噸、塑料類8200噸、油墨750噸。
阿里引領面單革新
5月阿里巴巴綠色物流升級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由菜鳥牽頭,匯聚了天貓、淘寶、菜鳥、閑魚、盒馬等核心業務板塊的伙伴,共同探討綠色物流發展。
根據菜鳥網絡總裁萬霖描繪的“2020綠色物流升級圖景”,兩年后天貓直送全部把快遞袋升級為環保袋;淘寶和閑魚的上門取件服務,環保快遞袋覆蓋全國200個城市;零售通要實現百萬小店紙箱零新增;盒馬要達到物流全程“零”耗材………他表示,到2020年,菜鳥要讓中國所有包裹用上環保面單,一年覆蓋400億包裹;并且要在所有菜鳥驛站小區實現快遞回收箱覆蓋。
蘇寧投放“共享”綠色包裝
蘇寧物流包裝實驗室負責人徐海鈴表示,蘇寧通過互聯網轉型、構建自有物流以及蘇寧云倉、倉儲機器人構建更柔性倉儲模式,進而成立蘇寧物流包裝實驗室,對于包裝大數據、托盤循環共用、共享快遞盒、冷鏈循環箱、零膠紙箱等一系列綠色包裝產品進行研究推進,打造智慧物流下的綠色包裝業態。
據悉,到2020年,由蘇寧打造的綠色包裝實驗室將聯合合作伙伴,最低投放20億個綠色包裝產品。今年將在包括南京在內的全國13個城市投放20萬個共享快遞盒。同時,首屆“綠色共享”包裝設計大賽也將在今年正式啟動。
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新版《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要求,進行了五方面修改,并對標準相關內容進行了補充完善,新版國標已于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而今年的“雙十一”,綠色物流更是成為了亮點。
今年“雙十一”網購節期間,菜鳥將在全國100座城市推出5000多個快遞回收點,推動快遞包裝循環使用。
圓通速遞也全面啟用一款芯片環保袋。該環保袋采用高分子聚乙丙烯,比普通編織袋更防水、耐磨和環保。其裝載容量也更大,單只平均裝件量達38票,是普通編織袋的1.5倍。同時,該環保袋配合到件龍門設備,可有效減少快件錯分等情況,有利于快件的全程流向追蹤。
京東物流率先成立了電商行業首家物流包裝實驗室——京東物流包裝科研檢測中心,先后研發了新型兩層物流標簽、生物降解快遞袋等新材料。推行之后,使用兩層物流標簽每年可減少700噸紙張使用;使用生物降解包裝替代傳統PE包裝袋,每年可減少2000噸聚乙烯材料使用。在減少包裝耗材使用方面,推出了更窄的“瘦身膠帶”,大大減少了膠帶的使用量。同時構建回收體系,目前已在部分城市的日常運營中推行紙箱回收計劃,用戶可以捐出閑置紙箱換取京豆獎勵。提升了快遞包裝在供應鏈中的周轉效率,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壓力。
“未來的快遞業,‘快’保證不輸,‘綠’才能贏。可以說綠色物流已正式跑步入場物流業,也將是物流業今后發展的大勢所趨。小伙伴們,您支持綠色物流的發展嗎?歡迎發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