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自動化立體倉庫設計的時候,需要給土建設計院提供貨架對地面的載荷要求。有些朋友碰到這個問題時不知道該如何計算,經常會求助于貨架廠家,當然一般靠譜一些的貨架廠家都能夠提供相應的數據,但是一方面響應速度比較慢,無法及時的應答業主的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不清楚計算方法也就無法評判拿到的數據有沒有問題,心里始終沒底。下面介紹一種簡易的計算方法,只需要一個計算器就可以搞定了。
一般情況下,需要提出貨架對地面的載荷有集中載荷和平均載荷兩項:集中載荷是指每根立柱對地面的集中力,一般單位用噸來表示;平均載荷是指貨架區單位面積內的承載力,一般用噸每平方米來表示。下面以最常見的橫梁式貨架為例介紹,托盤貨物在貨架上布置如下圖所示:
為了便于理解,圖中截取了其中一層貨架相鄰兩個貨格的布置情況,每個貨格放置兩個托盤的貨物。單元托盤貨物的重量用D表示,兩盤貨物的重量就是D*2。以左邊的貨格為例,兩盤貨物的重量平均分攤到1、2、3、4四個立柱之上,因此每個立柱分攤的重量就是D*2/4=0.5D,然后我們再以3號立柱為例,除了左側貨格外,3號立柱與4、5、6一起還需要平均分攤右側貨格的兩個托盤的重量,計算方法與左側貨格一致,分攤重量也是0.5D,因此3號立柱在這一層上的承載可以簡化為一個托盤的重量。之后再數一下貨架一共有幾層,用單個托盤的重量乘以層數就是貨架立柱的集中載荷了。
另外,除了貨物重量外,貨架自身也是有一定的重量的,這個可以根據經驗值進行估算。一般標準托盤貨架可以按照每個貨位40kg估算,計算式用單個托盤的重量加上單個貨位貨架自重后再乘以層數就可以了。例如單元貨物重700kg,貨架總共有9層,那么每個立柱的集中載荷為(700+40)*9/1000=6.66t。
介紹完集中載荷后再來看平均載荷,我們劃定某一個貨格的投影區域如下圖所示,區域長度和寬度分別用L和W表示。
在投影面積之內每層貨架上都有兩個托盤的貨物,再考慮上貨架自身的重量,那么平均載荷就可以用兩個托盤的重量加上兩個貨位貨架的自重后乘以層數,然后除以投影面積即可。仍然按照單元貨物700kg,貨架9層為例,圖中投影區域長度L按2.4m,W按1.2米計算,則平均載荷為((700+40)*2*9/1000)/(2.4*1.2)=4.625t/m2。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