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倉庫區域劃分而言,各家情況各不相同,也沒有統一的答案。只是關于區域劃分有些基礎性知識是需要我們掌握的。
換個說法,唯有掌握了倉庫區域劃分的基礎知識做出的劃分工作才是科學的、有調理性的,不會犯一些原則性的錯誤問題。
按照功能進行劃分
一般來說倉庫里分成六個區域。
1.收貨區
倉庫里有收貨區,并且要有標識,或者從天花板上掛下來一個牌寫上“收貨區”,或者在地上劃線的時候寫上“收貨區”。不能今天在這里收貨,明天在那邊收貨,也就是說格局要固定好、布局好。
收貨區的主要職能是卸貨、驗收、搬運、入庫、登錄。
其中,登錄就是登賬,一票貨進來立即要記賬。不要貨進來了,等一會兒再記,這樣容易忘記,容易出差錯。當場有一個人在報數,一個人輸入進去,這樣不容易有誤差。
2.散貨區
散貨放散貨區,整箱放整箱區,這樣就會減少誤差。因為整箱放盤點很快,三兩下就看到了。
不夠的東西從散貨那邊拿,有些是圓筒的;不好包就把它捆扎起來,定量;一扎一扎都定量,零零散散放在專門的散貨區,不要動不動就去拆箱子。這樣配貨速度就加快了。
3.分揀區
分揀區就像小五金倉庫,它給生產送料的時候,可能會像抓中藥一樣,這里拿一點,那里拿一點,分揀一般是儲存的主打區。
分揀區分揀有時候叫訂單分揀,按照訂單來。生產線要料也按訂單,倉庫的人也是按訂單,銷售發貨也是按訂單。所以分揀是對搬運到包裝區內的指定的物品按照數量來分揀。
4.包裝區
該區域是專門用來做包裝的。
5.拼裝區
發貨的時候是零散的,不是整批的發,所以零散發有專門一個區叫拼裝區。
6.辦公區
倉庫管理都有一個辦公區,是相關人員處理信息以及做好管控的地方,辦公區是跟蹤物品的接收、入庫、保管、出庫的所有管理工作。
倉庫劃分必備知識
倉庫有效面積分布比率
倉庫面積怎么樣分配是比較合理的?很難找出統一的標準,因為物品形狀不一樣,例如,鋼管很長,它的倉庫利用率就比較低,而小五金配件,它的倉庫利用率就很高。它們需要的通道都不一樣,寬度不同。
有一般性的標準供參考,每個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來調整。
一般的儲存面積要占到有效面積的30%~60%。
低于30%就說明這個倉庫的利用率太低,高于60%利用率是比較高的,但超過90%就太擁擠了。
檢驗商品的面積要達到15%~20%。
出庫待運占用面積達10%~15%之間。
不能一概而論,還要看到產品的體積有多大,產品的特性怎么樣,這些數據只是基本的情況,不能絕對標準化。每一個企業都要按實際的需求設置相關的比例,要保證貨物進和出都很方便。大的原則就是方便。
一個容積的利用率,倉庫是越高越好,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倉庫高度很高要充分把它利用起來。一般要求是貨物堆放到離天花板50cm,便于通風、淋水,所以不要全部堆滿。有些倉庫很極端,地面上放得滿滿的,上面都沒有利用,這是不對的。倉庫的利用率有兩個指標:一個是面積,另一個是容積。要合理安排。
倉庫空間布局六大原則
1)直線移動
盡量避免迂回,最好是直線。
2)單層儲存
最好避免多層累加。
3)高效的搬運
搬運的效率一定要高,單層儲存的速度相對較快,但這需要很大的面積。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就是一個托盤進去,一托出來就是一托,這也可以理解成為單層。
4)儲存有計劃
采購供應商在送貨前一定要事先通知倉庫,以便倉庫有個計劃。事先做好安排,就減少了倉庫的工作量。有些人忙得一塌糊涂,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沒有計劃性。
5)通道要盡量的小
通道夠用就行,否則就會占用倉庫的可利用面積。
6)利用高度
貨架是有效利用倉庫高度的方法,而且貨架的質量不一定是最高的,夠用就可以了。
本文來源于SmartWMS智慧倉儲管理系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