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年終總結的時候,領導在講話間都喜歡提到以為人本,關愛員工的這樣類似的詞。
依照我們的理解,所謂以人為本,就是積極的創造對員工有利的環境,給予員工相應的獎勵,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問題是:有那么簡單嗎?
一個組織要發展,必然要依靠全體人員共同的努力。調動員工積極性固然可以用獎懲的方式來調節,但那樣的情況并不能持續下去。
主要原因在于時代不同,人們的認知發生了變化。
在過去的管理模式中,領導就是要定計劃、管理員工,員工則是簡單照著做即可。員工不需要動腦筋簡單執行就行了。
但是你發現了嗎?隨著00后都已經開始進入職場后,事情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如果作為領導的計劃是有問題的,他們會選擇無視或者拒絕執行,甚至不惜離開公司。
他們不滿足于做簡單重復的工作,即便這樣的工作可以為他們帶來一定的收入。他們需要的是對于他們的尊重,尊重他們的反饋,尊重他們的意見。
由此,引出了下面的內容,究竟什么是以人為本?
對于組織而言,以人為本的定義應當是把員工當做工作、業務成功的根本。通過塑造以人為本的氛圍,強調獨立性、關注個性,讓員工體會到自身的工作是有價值的情況下,不斷提高工作標準,改善倉庫的績效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將員工當做是有決策能力的獨立人,而非執行指令的“工具人”,發揮他們的主管能動性,挖掘工作中可以改善的地方。
有時候我們往往會進入到一個誤區中:就是身為管理者,我們一定會比其他員工看的遠,思考的更全面,因此員工提及的意見都具備局限性,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不予采納。
可實際情況中,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一定會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比如與倉庫合作的眾多承運商中,某公司的及時到達率最低,且送貨量較多。
身為員工此時會向上級反饋提出這家承運商的問題,作為主管人員,你該怎么做?
正常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該承運商已經服務公司多年,是否與上層有著某種關系,因此你覺得暫時壓制基層員工的聲音,忍耐一下。
但實際上,該承運商和別的公司合并了,決策人變了,制定的策略完全沒有照顧到你的公司,反而公司上層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
如果你正常向上匯報該情況,公司上層與該承運商負責人重新溝通一下,相信事情也能夠得到完美的解決,但因為你忽視的員工的意見,導致整個倉庫效率變慢,因而拖累了倉庫的績效。
以上事例可以明顯看出:如果要正常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身為管理者就一定要對員工的話有所回應,即便不按員工的意見去處理,也一定要表現出積極的鼓勵方式,而不能打擊員工或是置之不理。
哪怕是上述案例中,你不能立刻向上級反饋該情況,也要給員工相應的理由和解釋,并表態如果事態進一步惡化的話,就會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此外,提升員工積極性與調整,要提出適當的目標。另外,獎勵盡量團體而非個人。因為獎勵是處于績效之外的,如果單獨給個人的話,會產生團隊的不和諧因素。畢竟倉庫工作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業人員素質并沒有那么高,所以在設定獎勵機制時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內容。
本文來源于 SmartWMS智慧倉儲管理系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