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圓通迎來18周歲“成人禮”。這一天,喻渭蛟攜公司高管在革命圣地古田,召開了2018年度全國網絡大會,以期為“二次創業”凝聚強大合力。
舍與得
整個2017年,準確講是網點停擺風波以后,圓通都處于一種漫長的自我修復狀態。一直到今年1月7號,圓通發布新的LOGO和標志——五個新標對應五大業務板塊,ABC三網并行的生態圈戰略正式成型,圓通國際、圓通航空亦持續蓄力,隱忍待發。
喻渭蛟說這是圓通“二次創業”的開始。
長達一年之久的“修復期”,圓通都經歷了什么?作為局外人恐怕難以體會和度量。如果非要窺視這段心路歷程,高管層面的人事調整可以視作一個窗口。老鬼梳理了一下,可以概括為“二退三進兩回歸”——
1.“二退”是指邵斌坤和郝文寧
邵斌坤在“退位”之前任職圓通董事長首席助理(副總裁),分管國內事業部,堪稱營運層面最有實權的人。遺憾的是,網點停擺風波后不久,邵斌坤即被解職。
郝文寧于2016年12月3日正式公告入職圓通,職務是副總裁,具體負責圓通國際業務。按照入職的聘任公告,原本將于2019年10月16日期滿的郝文寧,卻在2018年1月3日因個人原因辭去副總裁職務。
2.“三進”是指鄧小波、許張清和葉鋒
2017年8月25日,圓通正式發布這三個人的聘任公告,職務都是副總裁。其中——
鄧小波正式分管圓通速遞營運工作和圓通快運業務,同時協助總裁喻渭蛟處理圓通速遞國內業務日常工作。從鄧小波的分工和職責,可以視作接替邵斌坤的人。
許張清從其工作履歷(歷任順豐集團人資總監、速運BG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等)來看,應當是分管人資建設等方面工作;
葉鋒(曾任職新華社上海分社)則分管品宣、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不難看出,這三個人的“補位”,意圖非常明確,一個是強化運營,一個是彌補短板。
3.“兩回歸”是指李顯俊和楊新偉
之所以說“回歸”,是因為跟上述“新進和補位”的三個人不同,李顯俊和楊新偉都是老圓通人。其中——
李顯俊“回歸”后頂替郝文寧,分管圓通海外事業部。在此之前,他曾擔任圓通速遞董事長助理兼海外事業部總裁;最早還擔任過圓通國際部負責人、圓通山東區總經理、浙江區總經理、華南區總經理等職務;
楊新偉“回歸”后掌管圓通速遞B網事業部。在此之前的2014-2015年,楊新偉任圓通速遞執行副總裁,執掌整個圓通網絡,對圓通速遞網絡足夠了解,而且在任期間有著很好的口碑。
綜上,在經過“二退三進兩回歸”的高層調整后,圓通各項業務逐步回到正軌,而且漸呈復蘇之勢。
正所謂有舍即有得。在失速狂奔的路上踩了一腳急剎車后,圓通的戰略布局和打法反而更明確和清晰了。“再出發”的圓通也再次成為媒體和同行們熱議的焦點,其中關注度最高的是圓通國際和圓通B網。
布局和勢頭最好的當屬圓通國際。從2017年5月8日,正式發布公告擬以現金方式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先達國際,到11月3日完成股權交割,再到今年4月10日正式更名為“圓通速遞國際”掛牌交易,圓通由此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坐擁A、H股兩家上市公司的快遞。
公開信息顯示,先達國際目前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體,在全球擁有52個自建站點,業務范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國際航線超過2000條。值得注意的是,先達國際2017年財報靚麗。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7.01億港元、0.98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28.85%、18.63倍。
圓通B網受關注,因為這是一張獨立的、直營的、瞄準中高端快遞業務的高品質網絡。在外界看來,這也是一張對標順豐的網。根據最新的報道和公開數據顯示,圓通B網已在全國超80個城市開通業務,并計劃在年中實現業務覆蓋全國大部分重點城市及區域。
需要注意的是,區別于起網初期的“全直營”,后期發力的B網在操作模式上,加盟商已經可以入股站點建設并可獲得利潤分紅和股權增值收益,加盟商開發客戶并攬收快件,將享受返點和獎勵,最高可達35%。
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喻渭蛟。曾經那個“舍我其誰,不服來戰”的霸道總裁,卸下了一身戰袍后竟也能變得如此謙和。對“二次創業”的圓通來說,這是成熟后的謹慎,還是銳氣褪去后的疲憊(不自信),抑或其他我們尚未察覺的變化?時間和未來會給出答案。
破與立
在經歷了2016年的“花季”(摘得中國快遞第一股)和2017年的“雨季”(漫長的自我修復期)后,2018年的圓通迎來自己的“成人季”。不破不立,圓通古田會議上透露出的信號恰恰也迎合了這個邏輯——
1.喻渭蛟定下“四字方針”:圍繞“變、悟、謀、干”四部分內容,作了主題報告。
?“變”就是變革創新,圓通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變革突破的過程;
?“悟”就是總結、感悟,凝練“圓通精神”;
?“謀”就是認清形勢,謀劃圓通的戰略;
?“干”就是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
2.鄧小波強調“快、準、穩”:圓通不僅要追求快,更要追求穩和準。接下來,圓通將通過加速終端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手段,不斷變革創新,提升末端網點服務質量,優化客戶體驗,讓全網分公司實現降本增效。
3.李顯俊手握“大殺器”:現場向大家演示查詢跨境包裹的預計運輸時間及費用,并介紹了圓通國際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老鬼特別提醒一下,在圓通官網配發的照片中,李顯俊的照片是唯一一張經過模糊處理的,很明顯,圓通國際正在謀劃更大的動作。
3.楊新偉肩負B網重任:我們要打造一個全新的、高品質的快遞網絡科技服務平臺。
4.許張清給加盟商吃“定心丸”:總部將以“共建共享”為目標,繼續服務好客戶,服務好加盟商,打造圓通網絡生態命運共同體。
5.葉鋒要擦亮圓通名片:品宣工作將把圓通的“魂”守護好、打造好、傳播好,構建理想信念、精神文化的共同體。
就在老鬼梳理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重點和思路的時候,圓通又發布公告,對《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進行回復,披露了近期多項經營計劃和投資動作——
1.計劃募集36.5億元資金支持網絡建設和發展。這些錢主要花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中,多功能轉運及倉儲一體化建設項目主要擬投資建設10處轉運中心,投資總額為31.5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23億元。
航空運能提升項目總投資5.8億元,擬購置引進4架航空飛機,包括2架波音757-200飛機、2架波音737-800飛機。
轉運中心自動化升級項目投資總額為22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10億元,對現有52個轉運中心的設備進行全面自動化升級,提高分揀和轉運能力。
除在建轉運中心外,圓通還擬于義烏、天津、廣州、石家莊、昆明等21處城市購置土地用于建設多功能轉運中心及倉儲項目,截至目前,其已與其中13處地方政府簽訂了投資協議或意向協議。
圓通未來兩年新建轉運中心土地購置款項預計為15.8億元。
2.戰略投資點我達,已占股5.62%
公告顯示,圓通速遞境外全資子公司圓通國際控股于2017年12月與點我達的開曼控股公司 Dianwoba Holdings Limited簽署了《股份認購協議》,約定圓通國際控股向開曼公司投資 2,500 萬美元,并實現對其持有 5.62%股權。
另外,圓通還分別于2017年和2018年參與投資設立了共青城車和投資有限公司和共青城車泰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并通過上述兩家公司投資了邦邦汽服,對邦邦汽服享有的股權比例為8%。2015年還與寧波空港物流、發網(蘇州)供應鏈共同投資設立寧波眾鑫環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其10%股權。
3.國際業務成績亮眼
真的是“東方不亮西方亮”,雖然圓通速遞主營業務呈現毛利率下降趨勢,但是受到全球經濟復蘇,中國出口業務及國際市場需求有所改善的利好。
公告顯示,其收購的先達國際物流及貨運代理服務需求穩步上揚,2017年度先達國際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6.7億港元,較2016年增長8億港元,增幅28.01%;實現稅前利潤1.2億港元,較2016 年增長1.07億元,增幅670.20%。
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舍與得、破與立之后,雖然有否極泰來之兆,但圓通接下的路并非坦途。
就在圓通過完“成人禮”后的第二天,即5月29日,阿里巴巴和菜鳥網絡即宣布與中通快遞戰略合作,前者將以13.8億美金注入中通,持股約10%。雙方表示,將共同發展新物流,圍繞面向新零售的快遞、末端、倉配、跨境等物流服務展開全方位合作,并提升智慧物流水平。
緊接著5月30日,又是中通,宣布旗下中通快運正式完成A輪融資,紅杉、鼎暉、云鋒三家投資機構和中通快遞聯投,總額超一億美金。
另一方面,幾大上市快遞公司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財報也顯示,圓通的業務量已經被韻達反超,位居國內第三。目前排在第四位的百世也來勢洶洶。
前有強敵,后有追兵。何去何從?老鬼想說的是:圓通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找到“對”的問題,并能找到企業自己持續提升的方向,不斷打敗與推翻自己,這比整天想著競爭對手好多了。
想起多年前在《商業評論》中看到的一段話,以此來結尾吧——
產能過剩時代,那些“贏在中國”的企業不是靠把產品銷售出去才勝利的,而是在產品決策之前就注定了勝局;不是靠與對手短兵相接,爭搶份額,而是靠不停地自我攻擊,圍繞戰略定位矯正自己,來占據顧客的心智。
圓通十八歲,期待能有一個新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