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主要港口運輸生產運行平穩,港口貨物吞吐量和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增長,集裝箱吞吐量較快增長。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易繼勇表示,水運經濟運行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港口貨物吞吐量和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增長。上半年,中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65.4億噸,同比增長2.4%;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20.8億噸,同比增長2.9%。目前,港口生產保持平穩,各港美線業務保持正常運行。
二是集裝箱吞吐量增速較快。上半年,中國對外貿易保持穩中向好態勢,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歐美等主要經濟體保持穩定增長,集裝箱運輸需求穩定,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較快增長。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億標箱,同比增長5.4%。
三是內貿煤炭發運量和外貿煤炭接卸量小幅增長。上半年,港口內貿煤炭發運及外貿煤炭接卸共完成4.3億噸,同比增長1.47%;其中內貿煤炭發運3.7億噸,同比增長1.3%;外貿煤炭接卸0.6億噸,同比增長2.5%。
四是進口鐵礦石接卸量基本持平。上半年,港口接卸進口鐵礦石完成4.7億噸,同比下降0.1%。國內鋼鐵行業形勢繼續好轉,但鐵礦石港存處于高位,國內鋼廠鐵礦石供應較充足,鋼鐵行業去產能仍在持續推進中,鐵礦石進口需求不振,接卸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據易繼勇介紹,2017年7月,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修訂印發《港口收費計費辦法》,精簡港口收費項目,放開競爭服務性收費,8家港口企業集團調降自主定價的港口作業包干費收費標準,共計每年減輕航運企業負擔約56.6億元。
交通運輸部與中國鐵路總公司進一步深化鐵水聯運合作,鐵水聯運示范范圍從沿海擴大到內河。2017年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繼續保持高位增長,2018年1-5月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174.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4.8%,預計2018年減輕企業負擔130億元。
2017年中國港口接待國際郵輪1049個航次、243萬人,分別比2016年增長9.2%和11.6%。試點建立郵輪船票制度,到2018年3月底,上海港始發的所有郵輪航次實現全面規范使用郵輪船票。
對于今年上半年水運經濟運行情況,易繼勇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港口生產運行平穩,港口貨物吞吐量和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增長,集裝箱吞吐量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