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的行為令其原本疲弱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根據印度商工部的數據顯示,印度5月份出口同比下跌36.5%,這已是印度出口連續第8個月下跌。同時6月份進口額暴跌49%。
另外,印度方面已經要求在8月1日前,電商產品均需標注“原產國”及其他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相關業內人士還透露,印度政府預計8月起對進口光伏組件征收20%—25%關稅,在一年內將太陽能組件的基本關稅提高到40%。
印度8月起再加征關稅
印度政府預計8月起對進口光伏組件征收20%—25%關稅,在一年內將太陽能組件的基本關稅提高到40%。
并計劃將中國制造光伏逆變器關稅抬高到25%。盡管對逆變器加征關稅的政策還沒有落地,但目前印度國內對此呼聲很高。
先前概況
此前印度兩名官員在6月18日表示,印度計劃對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大約300種產品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并提高進口關稅,隨后據印媒稱,印度政府將加強對從斯里蘭卡、孟加拉國、韓國和東盟地區進口商品的檢查力度。印度商工部擔心中國產品通過上述國家轉運至印度,因此要強化對產品原產地的審查力度。
據經濟日報報道,印度總理莫迪日前通過視頻介紹印度將建亞洲最大太陽能發電廠時表示,印度目標是消除包括太陽能板在內所有設備的進口依賴。
由于在印度采購看重價格的問題之下,中國太陽能產品在印度占有80%的市場,因此莫迪上述談話,也顯示印度將在太陽能相關產品上抵制中國。他強調,印度中央政府正在采取若干措施增加印度國內的太陽能電池和零組件生產,且已經決定政府單位和國營機構只印度國產太陽能電池和零組件。
莫迪表示,作為“印度自力更生”(AdmanirbarBharat)特別經濟計劃和印度自力更生運動的一環,印度的目標是消除包括太陽能板在內所有設備的進口依賴。
印度新能源與再生能源部長R.K. Singh已表示,考慮8月1日起把進口太陽能模組的關稅增加20%到25%,并在明年加征40%;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則從8月起課征15%的關稅,并考慮在明年加征至30%到40%。
不過,印度目前太陽能系統各項零組件自制率不到50%,仍仰賴進口,印度制造太陽能相關零組件的成本也比中國高,莫迪上述的宣示將是一大挑戰。
此前,印度電力部出臺新規,要求印度企業從中國進口電力設備和部件時須得到政府許可。印度電力部長辛格強硬宣稱:“我們已經決定不允許從中國和巴基斯坦進口任何(電力)設備。”
當時針對光伏電池和組件,印度宣布對從中國和馬來西亞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征收25%的保護稅,以保護國內電池和組件制造商。第一年的關稅稅率為25%,第二年的關稅稅率逐步降低,此稅率每6個月降低5%,直至2020年7月31日結束。
海關當局對進口商表示,中國貨物的清關將出現延誤,但未給出理由。中央稅務部門則表示,并未發出限制中國貨物的命令。多位組件出口企業對eo說,雖然媒體報道在個別邦,組件受到海關清關影響,但他們在印度的出口銷售業務并未受到影響。
電商商品須注明“原產國”及其他信息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方面已經要求在8月1日前,電商產品均需標注“原產國”及其他信息。
印度政府已要求亞馬遜Flipkart等30多家電子商務平臺:8月1日之前賣方在其網站上列出的新產品上顯示原產國,10月1日之前在其原有產品上顯示原產國,而沒有規定最后期限。這是印度政府遏制進口計劃的一部分。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平臺表示,應該在制造商和銷售商參與的過程中分階段引入這些措施。
據悉,在線會議上,印度消費者事務部長Ram Vilas Paswan表示,對于所有公司及電商,印度政府已要求在其產品上標名“原產國”,無論產品通過線下或線上平臺銷售,都必須對“原產國”及其他信息進行顯示。
此次會議中,亞馬遜,Flipkart、Paytm、Jio等30多個電子商務網站代表均有參加。對于亞馬遜、Flipkart等知名電商,政府已通知其必須在8月1日前完成所有新產品的標注工作,原有產品的標注工作則需在10月1日前完成。
根據現行法律,沒有要求在非包裝商品上標明原產國。據知情人士表示,工業和國內貿易促進部(DPIIT)將與消費者事務部討論出臺相關法律規定,以公布此類信息。
他說:“目前還沒有作出任何決定,這只是上次會議的磋商和后續行動。由于包裝問題是由消費者事務部負責的,所以最后期限將會晚些時候決定。
而據悉,Flipkart公司建議截止日期是8月15日實現所需的新規,亞馬遜同樣為尋求2-3個月期限;“政府希望在8月1日之前完成新產品的標注,在10月1日之前完成原有產品的標注,但已決定必須盡快開始新產品的標準工作。“一名參加與電子商務公司線上會議的官員說。
包括亞馬遜、Flipkart、Jio、Shoppers Stop、Croma、Snapdeal、Lenskart、Paytm、Grofers、Tata Cliq、Pharmeasy、1MG、HomeShop 18、Swiggy、Zomato和Medikabazaar在內的多達30家電子商務網站的代表參加了此次電話會議。
為了爭取更多的執行時間,這些公司就此舉的可行性以及(包裝商品)法定計量規定的不明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上個月的一次會議上,這些企業曾表示,展示這些細節是可行的,但在周三,它們指出了新冠肺炎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以及在實施要求方面存在的技術障礙等問題。
“由于大多數公司表示在DPIIT設定的時間表內實施此做法是不可行的,因此他們已要求我們開始為所有新上市的產品盡快引入原產國標注,并表示幾天后會回來找我們。與消費者事務部商討更新現有的上市產品。”參與其中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的高級主管說。
在收到反饋后,政府可能會檢討有關預包裝商品的法定計量(包裝商品)規則,包括原產地、生產日期、數量、有效期和制造商詳細信息等有關產品的聲明。
一些高管表示,此舉將使在線賣家處于不利地位,使線下賣家受益。
上述人士表示:“參與者表示,賣家只能復制包裝上的內容,如果政府想要附加值方面的細節,比如顯示產地、組裝和其他細節的標簽照片,就需要聯系制造商。”電子制藥公司告訴DPIIT,制藥商在包裝商品法中有特殊的豁免權。
一位電商高管表示:“我們告訴DPIIT,合規責任在制造商和銷售商身上,他們不在討論范圍內。”“技術支持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而且過去幾周我們已經在做了。”
電子商務企業希望在商品上顯示原產國方面階段性合規,并表示,制造商也應參與進來,以幫助遵守政府的要求。
印度嚴查第三國轉運商品
近日,印度商業和工業部正在考慮對來自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韓國等國的商品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而此舉旨在阻止被禁的中國進口商品通過這些國家進入印度。
嚴查第三國,此舉旨在阻止被禁的中國進口商品通過這些國家進入印度。
據報道,印度商業和工業部一直在推動對《海關法》進行快速修訂,并要求財政部出臺有關原產地規則的嚴格規定,授權海關工作人員核查濫用自由貿易協定的情況。
報道提到,印度政府已經在《海關法》中增加了一個關于貿易協定下原產地規則管理的新章節。根據新規則,進口商不能僅僅通過提供原產地證書就享受優惠。知情人士稱,有關新規則的通知已經下發。
RT稱,中印邊境沖突后,印度出臺了針對中國進口的新規定,對來自中國的貨物實施了100%的檢查。
“我們將仔細審查來自第三國的進口貨物,”印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告訴印媒,印度政府高層一致認為需要阻止不必要的進口。
從事中印貿易相關的企業和個人留意最新變化!
本文來源于錦程綜合,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