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小區樓下都會看到快遞柜的身影,一般我們取快遞都是免費,那么就有疑問了,快遞柜的造價費和場地費都很高,它靠什么什么盈利呢?就讓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認識一下。
一、直接向快遞公司快遞員收費
面向快遞員收費,傳統快遞員派件1元/ 單,如果支付一半以上的費用用于快遞柜,意味著收入減半,對于效率提高方面,快遞員大部分時間是浪費在運輸工程中,而末端投遞通常不會耽擱太久時間(注:快遞員通常會在到達地點前10分鐘左右通知客戶,極少存在等待)。以成都為例,通過調研大部分快遞員在辦卡后除免費使用區域外,付費區域幾乎不愿意使用(大家可參考上市公司財務情況推斷),因此,向快遞員快遞公司收取0.5元/件并不能成為盈利模式。
二、收取用戶超時收費
之前有文章顯示,成都某些小區因為快遞員直接將快遞投入快遞柜,用戶未及時取件需要支付大量的超時收費所引發的問題,一度上升至法院,部分小區還出現業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快遞員將快件放入快遞柜,業主暴力開箱等事件,雖然相對來說業主投訴和暴力開箱事件率相對較小,但是足以證明依靠超時收費不能成為盈利模式。
三、廣告費
行業內快遞柜以室內快遞柜為主,大部分快遞柜均分布在地下停車場、物業辦公室、架空層等位置,此類位置對于平面廣告而言每天的受眾數量非常少,廣告效應并不大,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平面廣告的價值越來越小,更別說受眾量較小的設備平面廣告。
四、智能快遞柜的野心在于O2O
盡管智能快遞柜商業模式仍不明晰,這些企業之間卻有個模糊的共識,即以布局24小時智能快遞柜為切入點,進軍社區O2O這一巨大的市場,不過它們各自側重的概念卻有所不同,包括了社區物流、社區電商、社區金融、社區傳媒、電商體驗管家等。當然,就現階段而言,多數還處于紙上談兵時期,“燒錢”大戰正如火如荼。一些商家通過智能快遞柜后臺IT管理系統,拓展菜籃子、干洗、廢物回收、代繳水電煤、話費充值、買電影票彩票等便民服務的模式。
隨著時代的更迭,快遞柜的發展也在不斷進步,以后可能還會有更新更好的盈利方式,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