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 資訊 > 新聞資訊 > 物流頭條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第四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開幕:無人物流來臨

  伴隨著電商加碼配送提速,新零售試水推動物流升級,物流行業正經歷著顛覆式的改變。從概念到普及,從倉儲延伸末端應用,物流行業進入無人技術2.0時代。由北京商報社、西街傳媒聯合主辦的2018(第四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8月28日上午在北京新聞大廈隆重開幕。大會以“開啟無人物流2.0”為主題,匯集了物流行業政策制定和主管機構、上下游相關行業協會、物流企業精英以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無人技術與物流產業”、“末端配送的革新與突圍”兩大熱門話題展開觀點的碰撞,探討物流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同時,大會主辦方還聯合相關協會、物流企業共同啟動了第二屆中國快遞員節,呼吁全社會對快遞員這一日益龐大的群體加強監管與關注。

  當物流行業逐漸進入每日億件包裹時代,傳統人工作業已無法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無人技術應運而生并迅速崛起。在末端環節極為緊張的運力面前,“無人”是否將成為唯一的解藥?與此同時,無人技術應用進程中面臨著的政策、安全以及成本等諸多瓶頸又該如何破局?本次論壇一一給出答案。


  破局末端配送痛點

  2018(第四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由《北京商報》社、西街傳媒聯合主辦,北商研究院、亦莊時訊承辦,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北京電子商務協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物流協會支持。在論壇現場,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惲綿,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工、國家民航局適航司無人機適航法規工作組專家成員翟冬青做了主旨演講;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欒學鋒分享了企業前沿技術和發展觀點。

  在論壇設置的“企業對話”環節中,滿幫集團智能駕駛事業群總裁、貨車幫董事CTO唐天廣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送貨等問題給出了企業運營視角的見解;海航海平線科技總裁唐愷站在技術角度分析了技術航空、地面領域的無人科技發展趨勢;中通快遞集團華北片區總經理姜開勇則對即將面臨一天“十億”件包裹量的難題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和暢想。

  物流業一直被視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從傳統的手工作業時代升級到現今的人機結合,經歷近百年的歷史洗禮,而2018年作為無人技術瘋狂落地的一年,對于物流行業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等“黑科技”不斷解放勞動力,被大眾接受同時也成為吸引資本的利器。在此背景下,諸多物流企業爭相展開科技“軍備競賽”,開啟無人軍團時代。

  無人軍團的出現,意味著以往出現在山區的無人機、出現在倉儲環節的機器人,正以全新的科技載體進入末端環節,成為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技術,實現從物流網點直達社區,從社區大院到挨家挨戶。在政策管制、商業模式、科研投入、安全及標準、大數據支持、人才儲備等因素的制約之下,無人技術摸索前行,過關斬將。

  實際上蘇寧物流計劃在全國建設10000+無人機智慧物流樞紐,建立低空無人機貨運末端配送空中航線網絡,提速農村物流配送,還將聯合無人機物流研發行業構建無人機業務供需對接平臺并對全社會開放;菜鳥發布無人車暴力路測視頻,識別紅綠燈、交通標線、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將末端配送距離從最后1000米縮短至0米。

  在企業的爭相布局之中,綜合化末端服務格局進一步形成。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快遞末端投遞收入同比增長31.4%,超出全部快遞業務收入5.6個百分點。物流主要企業共設立智能快件箱20.3萬組,箱遞率達到8%;全國已運營末端公共服務站4.2萬個,較去年末增長35%;全國大中城市高校規范收投率超過97%,基本實現快遞進校園規范化;城市網點標準化率達到79.8%。


  一場科技的“精兵簡政”

  全國快遞業保持高速發展。2018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220.8億件,同比增長27.5%;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45億元,同比增長25.8%。在這一背景下,技術迭代催生人工智能高速發展,面對萬億級市場,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場機遇。對于一、二年前的物流企業而言,成本結構中往往接近一半來自倉配履單成本,而履單成本里面又有超過一半來自人力成本。

  正如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欒學鋒所言,科技是物流企業的“精兵簡政”之道,不僅能夠大大降低運營成本,也滿足了大眾對于“無人”這一神秘技術的所有想象。

  來自蘇寧物流的數據顯示,蘇寧云倉日處理包裹可達到181萬件,達到行業同類倉庫處理能力的4.5倍以上。其中的SCS智能揀選系統,只需揀選人員簡單操作便可令揀選速度實現達到1200件/小時,分揀速度是傳統“人找貨”揀選方式的10倍以上。

  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政策開放和技術成熟,無人技術極有可能代替人工運輸。行業內有分析認為,未來3-5年內,快遞企業在部分地區和場景或將代替人工,實現無人化配送。

  物流企業的科技創新驅動力進一步顯現。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科技創新對提升行業運營效率的貢獻加大,運營模式和產品創新加速涌入收寄、運輸、分揀、末端服務各環節。新技術應用密集涌現,自動分揀系統、分揀機器人、無人倉逐漸規模應用。

  期間,順豐獲得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智能快遞塔、菜鳥小盒、移動投遞車、太陽能智慧配送車等探索應用場景。


  快遞員群體生存考問

  在物流行業日益無人化的今天,仍不能完全繞過快遞員這一直達末端的重要群體。“快遞小哥”也早已成為向消費者直接面對面呈現電商企業、傳統企業新零售服務的重要窗口。 然而,由于人手稀缺、工作繁重,也發生了個別快遞員的過激行為引發社會公眾對快遞群體的誤解。物流科技迅速發展,更多的末端應用技術正在改變這一群體的生存現狀。在以“少人”甚至“無人”為遠景的科技創新推動下,快遞員也將逐漸改變簡單的重復勞動,迎來全新的時代。

  在本次2018(第四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現場,《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以及西街傳媒聯合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中國物流學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電子商務協會、北京物流協會等行業協會,以及蘇寧集團、滿幫集團、海航冷鏈、中通快遞、菜鳥、閃送、速遞易、秒送科技等物流企業共同啟動了第二屆中國快遞員節。

  “快遞員節”由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于2017年創立,旨在呼吁相關協會和物流企業共同關注快遞員的生存狀況和監督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