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包裹在我國快遞配送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發展綠色快遞和綠色電商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要想解決好這些問題,既要做好包裝材料的“減法”,也要做好技術手段升級的“加法”,通過電商賣家、平臺、物流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讓快遞真正“綠”起來這個需要全社會的配合,不單單是快遞公司,因為快遞垃圾已經增量了占我們生活垃圾的93%。我們應該綠色購物,這樣快遞垃圾這個問題才能有所改善。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預計累計完成220.8億件,超過我國2015年全年快遞業務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至90%。
隨著電商包裹在我國快遞配送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如何發展綠色快遞和綠色電商已成為政策層面關注的焦點。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郵政業要來一次行業綠色生產方式“大革命”,到2020年要在郵件、快件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3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首先環保就要從快遞紙箱開始。
很多快遞大紙箱里只有一個小盒子,外面包著厚厚的泡泡墊,特別是小編之前買一個小小的唇膏,哪個泡泡墊簡直了,是我哪個唇膏的N倍。
不過現在有很多公司已經在改善,除了一些個人打包的快遞,向物流公司打包出來的快遞都已經輕便很多了。
再一個就是馬路上的“升級”
在大多數消費者心中,快遞公司的工作就是把包裹從賣家手里運到買家手中,綠色快遞的發力點是少用膠帶和紙箱,這似乎和快遞公司沒啥關系。但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表示,物流業的綠色升級,并不僅是包裝材料一個元素,而是全產業鏈的優化和升級。
從快遞公司的選擇來看,“升級”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在轉運和分撥中心使用可循環環保袋打包快遞。例如,中通在50個分撥中心推行綠色可循環使用打包帆布袋。“這種帆布袋結實耐用,可重復使用4個月至6個月,使用率是傳統編織袋的100倍以上,同時還可以將膠帶用量降低為零。”孫振華說。
另一方面是在運輸車輛的環保減排方面不斷推進。“在收派兩端推廣使用新能源車,目前中通主要應用的電動廂貨車容積為12立方米至14立方米,可容納最多3000票快件,同時推廣使用高運力車型。拿我們已經投入運輸的2000輛高運力掛車來說,與傳統車型相比,裝載能力提升了一倍多,單位快件的燃油消耗降低了55%以上,污染物排放減少了70%以上。”孫振華說。
順豐速運新能源汽車項目負責人鄭偉志也介紹說,今年年底前順豐速運計劃投放純電動物流車將近10000輛,這批車型主要用于替換在30多個城市支線運輸的燃油貨車,主要是4.2米廂貨和依維柯車型。
當然“可循環”是關鍵
無論怎樣做“減法”,只要無法循環利用,快遞紙箱最后還是會被扔進垃圾箱,給環境帶來壓力。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加快探索快遞包裝材料的循環利用。
小編也發現已經有部分快遞已經出了可循環使用的快遞打包紙箱,而且質量和顏色也特別好看,小編家樓下的菜鳥還有一個可以回收快遞紙箱的綠色回收站,小編感覺特別好。雖然有部分人不會再店里把快遞拆了,但是有些人還是特別配合的,至少這樣就已經解決一小部分的問題。
希望大家都能懂得快遞包裹減負到底有多重要,也能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