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物流、商流、資金流的發展倒逼著物流全球化,快遞企業財報開始將國際業務發展的盈收情況作為披露的重要一項。
據財報統計,順豐2018年上半年,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達12.21億元,同比增長40.8%,去年順豐國際業務凈收入20.43億元,較上年增長43.70%;在國際業務方面,順豐國際快遞服務已覆蓋如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巴西等53個國家,國際小包服務網絡已覆蓋全球225個國家,以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B2C和電商專遞業務。
趁著“一帶一路”政策發展的東風,順豐也開始布局國際市場。2015年5月,順豐與國際快遞巨頭UPS達成戰略合作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推出聯合品牌的全新產品“SF-UPS直運+”,推動中美的航線服務,將時效控制在7個工作日之內;同年9月,順豐與愛沙尼亞國家郵政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快遞公司,負責將東北歐地區消費者網購的中國商品快速運至愛沙尼亞、芬蘭、俄羅斯和該地區其他一些國家;2018年2月,新批準設立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是順豐航空運輸體系布局建設的核心。
未來,順豐將以該樞紐為中心,全面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路航線網絡。
順豐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不同于京東、阿里對各自物流有著巨大資金鏈和電商業務發展的前提支持,順豐在國際市場上采取的措施是自主運營和輕資產運營相結合。
在國內或鄰近國家,順豐是自主運營,擁有著自身的無人機、倉儲、重卡等技術設備的支持。但是由于國際市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順豐采取的是與國際物流巨頭相合作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將快遞運輸到國外通過其他快遞公司送到用戶手中。
與京東、阿里相比,順豐還稍有差距。不過,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相信順豐未來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發展的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