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工廠智能化、人力成本上漲等外部因素影響,傳統依靠人力搬運的物流作業環節開始出現由機械化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的趨勢,其中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工廠內部物流、倉儲物流對柔性化程度較高的自動化搬運設備的需求增長迅速。其中,無人駕駛叉車(叉車式AGV)就是眼下十分熱門的一類產品。
據了解,在倉儲無人化技術備受關注的今天,叉車智能化已是重要的市場需求。托盤化標準單元貨物搬運作為主流的物料搬運模式,對其進行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是客戶最為迫切的物流效率及成本優化的需求之一。目前,相當一部分叉車企業都認為智能化叉車技術正在迎來發展窗口期。甚至有叉車企業預測,智能化的物料搬運設備有可能在近兩年成為叉車生產企業的標配產品。
叉車在企業的物流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運設備中的主力軍,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中國叉車市場需求巨大,且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受人工成本不斷上漲、制造企業轉型升級,以及技術發展加快等多重因素推動,叉車式AGV正在成為不可阻擋的浪潮,并且隨著智能制造、智慧倉儲的快速發展,表現出更加智能化的特點。2015年,以林德、永恒力為代表的外資叉車品牌企業率先在國內物流行業展會上展示了以叉車式AGV產品為核心的無人搬運系統,引發了不少關注。在隨后幾年中,越來越多的叉車企業推出了此類產品。
據上海諾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寶昌介紹,叉車式AGV是在叉車上加載各種導引技術,構建地圖算法,輔以避障安全技術,實現叉車的無人化作業。而無人化叉車與智能化叉車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是實現無人化操作,而后者則具有人工智能技術的特征。
對于叉車智能化技術,林德(中國)系統解決方案經理高忠崟做出更為明確的解釋。他指出,叉車智能化技術是將新能源、數字化和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應用于傳統叉車,以提高駕駛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保養維修費用等運營費用,實現更全面、準確的數據采集和分析應用,進而實現與其他物流設備、倉儲設備之間的互聯,從單一產品走向系統化應用,實現整體優化。
朱寶昌認為,與傳統叉車相比,智能化叉車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關鍵技術和應用優勢:一是叉車的感知技術,如車載超高頻RFID讀寫技術,與巷道標簽、貨位標簽、貨物標簽有效識別感知,實現出入庫系統自動確認。二是與信息系統調度指令的交互技術,最典型的是車載電腦和手持的應用,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三是叉車的各類傳感器的應用,如速度、重量、碰撞、溫度、油壓、電量等傳感技術,使得叉車總線控制數據更加豐富,配以系統安全預警,實現設備狀態的監控。四是將智能化叉車的位置、任務、狀態、效率等信息匯集“工業車輛遠程平臺”,進行大數據處理和輸出,實現叉車的遠程運維和租賃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