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新港位于黃石棋盤洲,這里有著1700多年的水運歷史,曾經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長江中游少有的優良深水港區,區位優勢明顯,公、鐵、水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據悉,黃石新港目前已成為集散貨、件雜貨、集裝箱、危化品及多式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年生產能力3000萬噸。預計到2020年,實現8000萬噸,集裝箱50萬噸標箱的接卸能力。
多式聯動 黃金港口迎來新生
在新港港口參觀,除了港區的各種巨無霸裝備,比如裝船機,卸貨機,岸橋,最讓記者好奇的是,港區內竟有條鐵路軌道橫貫而入,與港口“無縫對接”。
據黃石新港公司副總經理曹文國介紹,2017年黃石新港鐵水線路正式貫通,成為湖北首個實現“多式聯通”的港口。目前,新港已實現與黃咸、滬渝、大廣、杭瑞等高速公路網的連通,同時“搭乘”上山南鐵路、武九鐵路等全國鐵路網,港口輻射能力拓展到1000公里以上。“舉個例子,我們的鐵路輻射范圍包括長江上游的川渝地區,下游的沿海港口。長江下游的貨船要運貨到川渝地區,走水路必須經過三峽大壩,但三峽大壩由于部分原因,船只需要等待才能通過,周期較長。但如果這些船只到黃石新港進行集并,則可通過鐵路貨運支線直接運到川渝地區,我們測算了一下,時間由原來的20多天縮短到一個星期。”曹文國說。
除了鐵路,目前規劃中的鄂州機場,離黃石新港僅有28公里。未來,黃石新港或許不只是“鐵水聯運”,而是成為“海陸空”立體式交通樞紐。
生態先行 看新港美麗蝶變
曾經,由于長江沿線非法小碼頭積聚,不僅長江岸線被侵占,長江水也被嚴重污染。為了長江岸邊“水長清”,黃石新港謀篇布局,選擇綠色先行。
黃石新港公司副總經理曹文國告訴記者,新港的綠色環保,從選址規劃上就開始了,他們選用最優的工藝和最先進的設備,盡量節約岸線,用最短的岸線作出最大的產能。除此之外,新港港口內使用全封閉作業過程,卸船機卸貨后全封閉運到堆場,堆場有造價不菲的防灰金屬網,可以有效降低粉層堆層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再加上黃石新港本身具備的公路水路鐵路無縫銜接,散貨在堆場經過全封閉廊道裝到火車,通過火車再運走,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封閉作業過程。
據悉,為了將污染降到最低,港口內還建立了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污水通過地下管道收集,然后沉淀凈化,處理后的潔凈水再用于堆場噴淋降塵,形成一個閉環。
從“黃金”港口到“生態”港口,黃石新港始終綠色優先,生態先行,完成華麗蛻變。畢竟,長江大保護從來都不只是一句話,而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一江碧水向東流”。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