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綜合物流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報告顯示:2018年歐洲國寄遞市場收入同比增長7%

  近日,比利時市場咨詢機構Effigy Consulting發布了最新歐洲CEP市場研究報告。2018年,得益于跨境B2C電商市場,以及中國電商進口貿易的驅動,歐洲國家寄遞市場業務收入同比增加7%,超過574億歐元(1歐元約合7.78元人民幣),業務量同比增加8.9%,達113億件。其中,歐盟國家國內及跨境尤其是進口B2C包裹業務量增速最快,約為15%。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商品的轉移也給歐洲寄遞市場帶來變化。

  該報告調查范圍包括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在內的31個歐洲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寄遞企業。研究業務包括歐洲國家國內包裹、歐洲國家之間以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包裹,涵蓋不超過31.5公斤的B2B、B2C的快遞及延遲包裹。

  八家企業領先 量收剪刀差未得到實質緩解

  報告顯示,2018年歐洲寄遞市場領先的8家企業分別是德國郵政敦豪集團、英國皇家郵政(包括其Parcelforce和GLS子公司)、法國郵政集團(包括快遞業務DPD group)、Hermes/Mondial Relay、聯合包裹服務、俄羅斯郵政(包括EMS)、亞馬遜、聯邦快遞/TNT。

  與中國寄遞市場類似,歐洲也存在業務量與業務收入增速的剪刀差問題。不過,剪刀差在2018年有所縮小。Effigy Consulting總裁Philippe Masquelier告訴《中國郵政快遞報》記者說,這主要是由于幾個較大國家,如德國、法國、波蘭、奧地利以及東歐、北歐國家的主要快遞企業實施了漲價,以應對高成本和高投資支出。

  然而,漲價并沒有使歐洲寄遞市場的剪刀差產生實質性緩解。Masquelier解釋稱,B2C和時效較慢的快件,因其較低的單票收入,很難因漲價而拉高整體收入。另外,單票收入低的企業增速明顯高于單票收入高的企業增速。

  外部因素增加變數 中美貿易將帶來連鎖效應

  亞馬遜因其自建物流規模的擴大,尤其是在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奧地利,影響力不可小覷。2018年,亞馬遜通過其自有物流設施,在上述6國的包裹遞送量約為5億件。

  同時,中美貿易摩擦也給歐洲寄遞市場帶來變數。針對美國可能對中國部分產品加征關稅的行為,Masquelier表示,雖然不是所有商品都會對寄遞市場產生直接影響,但手機、平板電腦、視頻游戲機、特定玩具、電腦顯示器和鞋帽等商品的寄遞業務還是會受到影響。

  “目前,美國加征的進口關稅可能會使美國消費者每年為進口商品繳納1000~2000美元的稅,約占美國中等收入者支出的1.5%~3.1%。”Masquelier說,關稅政策的變化很難判斷,但會倒逼產品市場進行調整,并帶動寄遞市場進行調整,進而影響歐洲。

  基于2018年的分析,2019~2020年度,歐洲CEP市場將面臨一些變數。目前,Effigy Consulting正在持續對這些可能影響寄遞市場的變量進行監測分析,如歐盟委員會出臺針對航運和海運碳排放稅的新政、萬國郵聯成員國達成了新的終端費改革方案、所有歐盟進口貨物的增值稅和關稅變化、歐盟委員會對社交媒體和高科技企業的監管新舉措以及對于無人機和無人車使用的新規范。面對這些變數,控制成本,提升運營能力對于寄遞企業來說越來越重要。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