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最近數月市場過熱,歐洲貨主和貨運代理協會呼吁歐盟委員會干預集裝箱海運行業。他們說,船公司的行為對較小的托運人尤其有害。船公司此前拒絕了這種批評。
The European Shippers’ Council (ESC) 歐洲托運人理事會和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Forwarding, Transport, Logistic and Customs Services (CLECAT) 歐洲貨運、運輸、物流和海關服務協會已聯手向歐盟競爭主管部門發出聯合警報。這些協會呼吁當局對最近幾個月出現的運價飆升,集裝箱嚴重短缺的航運市場作出反應。
歐洲托運人和貨運代理人聲稱,集裝箱運輸公司無視現有合同,提出不合理的訂艙要求,并通過共同努力使費率的增長遠遠超出合同中商定的水平。”ESC和CLECAT的成員國尤其受到單邊運價和服務變化的影響,他們鼓勵歐盟委員會采取行動。
最近,幾家集裝箱運輸公司被指控采用不公平的方法,他們表示,在過熱的市場中,他們不得不拒絕來自亞洲的預訂。目前的情況被一些人形容為極端,因為對從亞洲特別是運往北美和歐洲的貨物的需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集裝箱短缺和高昂的運費。這使得美國和中國當局都將目光投向了集裝箱航線,不過歐盟此前拒絕干預這一局面。
根據貨運代理和托運人的說法,歐洲小型公司尤其受到過熱市場的重創。規模較小的公司很難在亞洲以外的集裝箱船上找到貨位,而運價卻大幅上漲,這些公司很難維持運營。這兩個協會聲稱,集裝箱運輸公司利用這種極端情況為自己謀利,例如繼續提高運價和拒絕預訂。”由于目前運力不足,船公司得以大幅提高現貨市場和合同貨物的運價。該協會寫道:“承運人在集裝箱設備、費率、滯期費和滯留費方面的不合理做法對歐洲經濟復蘇的能力構成了嚴重風險。”。
針對極端情況的簡單解決方案遭到否決對集裝箱航線的批評已經醞釀了數月,但集裝箱航線的游說團體World Shipping Council世界航運理事會此前曾表示,造成這種情況的責任并不單單在于集裝箱班輪公司。
一些人建議的解決方案是,船公司提供更多的資產——船只和集裝箱——來應對貨物激增。如果真的有可能的話,這將是最簡單的方法,但事實并非如此,至少在短期內不會。相反,世界航運理事會呼吁供應鏈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承擔責任,確保消費者的貨物按時到達。在他們給歐盟委員會的信中,托運人和貨運代理也重申了他們對歐盟委員會延長船公司Block Exemption Regulation集體豁免條例的決定的批評。這一豁免意味著,如果船公司聯盟的市場份額低于30%,它們就可以協調各自的網絡,并在彼此的船舶上使用艙位。
在最新發給歐盟委員會競爭理事會的一封聯名信中,托運人和貨運代理組織概述了航運公司在亞洲貨量激增時采取的做法。信中表示歐洲中小型企業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但許多大型企業,包括零售、時尚、汽車、化妝品和IT企業,也同樣感受到了船公司做法的不利后果。
船公司一直在為自己保留在他們認為合適的時候改變費率的能力,”該協會辯稱,這是不顧商定的費率和收費而進行的。他們認為,船公司正在征收不公平的附加費,并普遍提高運價。他們報告說,托運人也被拒絕按合同價格預訂,迫使貨物改為按現貨價格。
此外,還提到了由于集裝箱短缺,承運人征收的設備不平衡附加費。這些協會指責船公司造成集裝箱短缺,因為他們在今年早些時候取消了航班,再加上缺乏可靠性。“如果船公司出于商業原因決定將空集裝箱運回中國,實施設備不平衡附加費是否合理值得懷疑,”這封寫給歐盟委員會的信說。
他們指出,全球集裝箱短缺的另一個后果是歐洲也缺乏設備,因為船公司急于將集裝箱運往中國,這損害了歐洲企業的利益。他們援引集裝箱運往中國的熱潮說,“與此同時,歐洲出口設備普遍短缺,導致了多米諾骨牌效應。”
去年,貨主、貨代、碼頭運營商和海運供應鏈中的其他人對歐盟阻止加強班輪運輸監管的決定表示不滿。ESC和CLECAT表示,他們將與歐洲委員會見面協商,進一步證明船公司的行為對貿易增長造成的損害,并呼吁歐盟采取強制措施干預過熱的集裝箱市場。
本文來源于艘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