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是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根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20年1至11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以美元計,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和出口值雙雙創下了自197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單月最高紀錄,出口增速也創下了2018年2月份以來的新高。隨著中國外貿數據的逆勢上揚,企業龐大的貨物運量也對傳統、單一的運輸方式提出了更多、更靈活的實際需求。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的積極響應,國家密集出臺了推動多式聯運、國際物流發展的政策,也為多式聯運及國際物流業務的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早在2018年,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智運”)就開展了多式聯運及國際物流業務,以平臺的智能配對和調度系統為技術基礎,并借助中儲遍布全國的倉儲網絡資源,通過整合相關資源,逐步實現產業上下游的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作為國家交通運輸部第三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中儲智運始終致力于打造標準化多式聯運產品,探索未來“一票制”多式聯運的技術解決方案。
2020年,中儲智運更加積極地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國際空運、國際海運、國際班列與網絡貨運平臺深度結合,并融入國內運輸業務,進一步構建起多式聯運、無縫銜接、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國內國際綜合物流業務體系,使“連通絲路、直達歐美”的國際貨運網絡初具規模。
作為“互聯網+物流”的科技型企業,中儲智運還依托領先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和高效服務,不斷提升著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式聯運效率,助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形成通暢、安全、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國際鐵路聯運為“穩外貿”提供保障
自我國在2013年發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不斷開通的中歐班列為其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2019年,中儲智運開拓了國際鐵路(中亞、中歐班列)聯運業務,到了2020年(截至第三季度末),中儲智運蓉歐班列進出口業務量躍居全國前列。
借助鄭歐班列試點成功以及蓉歐班列取得的成績經驗,中儲智運將國際鐵路聯運業務模式迅速復制,相繼開拓了西安-歐洲班列、中歐班列(渝新歐)等業務,并獲得了國際陸港重點客戶的信賴和認可,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國際海運、空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貨主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運時短、成本低、運能大的中歐班列。數據顯示,2020年1至11月,中歐班列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不僅把緊缺的抗疫物資和必要的生產生活物資地送達沿線亞歐各國,也把大量的國外貨物運回中國。這其中,中儲智運作為國際鐵路聯運領域的重要企業,在推動班列沿線國家恢復經濟,保持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積極“穩外貿”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進國內多式聯運業務發展創新
多式聯運作為加快物流流轉效率的重要手段,既是整個行業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徑,也是綜合運輸服務效率提升的主攻方向。在國內多式聯運業務方面,數字物流基礎設施及服務、數字物流解決方案等,正在為全行業的物流效能提供數字化賦能。其中,中儲智運已能夠為客戶提供相當成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使其通過全程或分段數字化物流運營管理,時刻掌握貨物到港、到倉、轉運情況。此外,中儲智運智能配對技術的應用正在“無限接近”全場景數字化物流。
2020年,中儲智運在國內新增拉薩西、石嘴山、黃驊港、黃島等26個站點的鐵路發運,實現了熟料、礦石、煤炭、糧食等大宗物資鐵路發運,通過公鐵水聯運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及服務。在此基礎上,中儲智運將在2021年繼續加大新品類新區域開發力度,進一步增強公鐵水全方位多式聯運功能,并繼續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推進多種運輸及服務資源的高效、精準匹配,實現供應鏈全鏈路的優化提效,實現國內多式聯運業務的發展與創新。
國際空運護航國內國際雙循環
對構建新發展格局來說,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意義重大。作為具有央企背景的物流企業,中儲智運一方面通過著力打造的供應鏈服務平臺整合上游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一方面又依托其控股母公司在下游運力領域精耕數十年的經驗積累,將公路、鐵路網絡貨運能力和航空網絡貨運有效銜接,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打造高效的流通體系,成為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有力舉措。
2020年11月26日,中儲智運與南航合作的南京-溫哥華國際貨運航線成功首飛,12月19日,鄭州-溫哥華航線也進行了首飛,后者還是中儲智運國際空運業務第一條全年定班的航線。目前,中儲智運已經與郵政航空、土耳其航空、南方航空、四川航空等多家國內外航司達成合作。至此,從貨源組織到“地+空”物流方案的定制,再到報關服務,中儲智運已經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物流服務。中儲智運以多式聯運視角開展的國際航空貨運業務,正成為中國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的又一典型案例。
值得肯定的是,作為智慧物流的引領者,中儲智運積極圍繞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目標,用數字技術打通供應鏈上下游,用一站式智能多式聯運體系,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撐。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