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決策,我國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目標已經不僅是單一的能源、氣候環境問題,而是一個影響廣泛和復雜的經濟社會問題,其勢必對今后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全面實現“雙碳”目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的關鍵一步。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肩負著節能降碳的重要使命。在新的歷史時期,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恰逢其時,須加快推進物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企業是實施物流活動的核心單元,也是推動物流行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升級,物流企業責無旁貸。
中遠海運探索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中遠海運始終踐行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到“十三五”末,集團船舶燃油單耗、萬元營業收入綜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同比“十二五”分別下降30%、27%、30%。
中遠海運集團還通過加快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加大新設備和新手段的應用,探索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綠色轉型的發展之路。第一,充分把握能源綠色發展的內在需求,將LNG運輸業務作為航運第二發展曲線,優化自身航運業務結構;第二,大力推進船舶受電和港口岸電設施升級改造,分步推動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岸電改造,重點推進在建碼頭岸電配套設施建設;第三,重點打造綠色航運樣板工程和綠色航線,推進船舶岸電使用,實現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電使用,形成綠色航運建設和推廣機制,完善相關標準規范;第四,積極推進陸岸企業屋頂光伏電站安裝,減少了資源消耗和碳排放。
山東港口瞄準“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口”
山東港口力求實現“能源消費低碳化、運輸方式綠色化、資源利用集約化、管理模式智慧化”4個突破,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首先,山東港口大力推進電能替代和清潔能源使用等工作,夯實雙碳目標實現基礎。努力打造山東省海上風電母港、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示范港、“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示范港。
其次,山東港口依托質量驅動,打造全方位綠色運輸方式。大力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提高到港貨物集疏運綠色運輸方式的比例。積極跟進海河聯運發展,以小清河復航為契機,推進干散貨、集裝箱海河直達運輸。完善油品管道運輸網絡,形成以管輸為主、鐵路和短途綠色公路運輸為補充的油品儲運保障體系,助力山東綠色低碳交通發展。
最后,在“十四五”期間,山東港口將堅持多維綜合驅動綠色低碳發展,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內表率、國際先進”綠色低碳港口建設目標,帶動港口乃至全國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貢獻山東港口力量。
日日順提供一站式場景化體驗
當前許多用戶在網購電動車時,會遇到電動車安裝、電池更換不便捷等諸多難題,日日順物流率先推出綠色循環包裝箱以及試點前置安裝中心,將配送環節深度融入前端組裝、包裝環節,為品牌方降本提效,同時提供定制頭盔、掛牌服務,為用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場景化體驗。
以北京通州孫先生的體驗為例,孫先生線上訂購了一輛心儀已久的電動車,該單由日日順物流配送。當天,場景服務師按照行業服務標準對電動車拆包和附件安裝,還在現場教孫先生如何使用新款電動車,并進行試騎。讓孫先生驚奇的不止是專業服務,其送貨的可循壞包裝箱也十分驚奇—此款包裝箱采用金屬框架底托、吸塑上蓋、側圍板+內側防護、下方有前后四點滑輪、短邊窄面增加硬質夾抱點……一系列精巧設計確保電動車安全到家,還節省包裝成本,綠色環保。
中集物流海鐵聯運綠色專列順利發車
為了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中集物流依靠集團強大的裝備制造優勢,以及自身不斷構建的“公、鐵、海“多式聯運的現代物流系統,深挖鐵路運輸潛能、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合理規劃運輸路線,努力打造全程低碳環保的商貿流通新模式。
8月1日,裝載著66個集裝箱1716噸進口苜蓿草的海鐵聯運專列由中集物流天津集裝箱中心站發出,駛向呼和浩特臺閣牧站,全程700公里,于8月2日到達目的地。
這是中集物流與達飛輪船公司合資的達飛陸通發運的首趟海鐵聯運“牧草”集裝箱班列,后續將按每周一班往返開行,在完成進口貨物向內陸運輸的同時,將內地生產的PVC、葵花籽、有色金屬等發往天津港,實現“散改集”、“公轉鐵”新模式,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這也是中集物流積極推行綠色環保物流節能減排的班列之一。
殼牌推出碳中和潤滑劑全球產品組合
殼牌將向全球主要市場客戶提供多條產品線的碳中和潤滑油,志在每年補償70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3月29日,殼牌宣布將為客戶提供一系列用于乘用車、重型柴油發動機和工業應用的碳中和潤滑油。殼牌的目標是抵消每年超過2億升的高級合成潤滑油的排放量,預計每年將補償約7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排放,相當于一年內減少約34萬輛汽車的行駛。
UPS每年減排28,000噸二氧化碳
憑借創新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UPS幫助客戶在價值鏈中將其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UPS的客戶通過購買UPS碳中和解決方案,即可資助環境保護項目,抵消在貨件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影響。UPS碳補償服務的資助項目包括再造林、甲烷和垃圾填埋氣體的處理、廢水處理等。UPS將根據行業標準對貨件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進行補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例如泰國的一家淀粉生產商Chol Charoen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沼氣。因而,他們希望通過UPS這項服務來改造他們當地的一家污水處理工廠以減少碳排放。最終,UPS通過捕獲污水排放中的沼氣用于發電,幫助他們每年減少排放28,000噸二氧化碳。
蘇寧物流“青城計劃”
8月25日,蘇寧易購物流發布“青城計劃”成績單。自2018年“青城計劃”發起以來,蘇寧易購物流通過一系列綠色低碳、減碳措施實現全鏈路能源的協調和優化,在大幅降低碳排放。
成績單顯示,在綠色倉儲方面,蘇寧易購物流針對倉庫建設進行合理選址、科學規劃,并積極推進多元化倉儲科學布局和智慧科技應用倉庫,更換能耗低的LED燈、感應燈以及相關自動化設備,有效節約資源、降低能源消耗。而在包裝方面,共享快遞盒作為蘇寧易購物流綠色循環包裝的創新標桿產品,全國累計投放量突破40萬只,投放使用累計超過1.5億次,節約的膠帶可繞地球9.35圈,節約6000多噸碳排放。
美團外賣上線2類碳賬戶
近日獲悉,美團外賣近期將上線面對商戶和消費者的2類碳賬戶。其中,外賣商家可通過環保措施充實自己的環保檔案;消費者可通過“點外賣無需餐具”和“低碳出行里程”來查看碳足跡卡片。未來,減碳量換算和兌換功能也將陸續上線。
DHL攜手Kaufland使用FCL
GoGreen Plus服務
DHL全球貨運物流(DHL Global Forwarding)提供使用可持續船用燃料的整箱貨物運輸,Kaufland是德國首批在所有整箱運輸中使用FCL GoGreen Plus服務的主要客戶之一,此舉將使公司的年碳排放量減少約12,000噸。
據悉,FCL GoGreen Plus服務是德國郵政DHL集團脫碳戰略的一部分。DHL Global Forwarding則是德國郵政DHL集團旗下的空運和海運業務板塊,通過為集裝箱(LCL)貨物和集裝箱滿載(FCL)貨物選擇可持續的海洋燃料,使其客戶能夠充分碳化其海運。
中通快遞“瘦身膠帶”促綠色發展
中通快遞在綠色發展方面,截至2020年底,中通快遞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近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超過70%,全網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95.22%,新增約21000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中儲智運三招深化綠色物流發展
8月25日是全國低碳日,今年交通運輸行業節能宣傳周主題“深化交通綠色發展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中儲智運已將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合到企業經營中去,積極利用公司在本行業、本領域的優勢促進綠色物流發展。中儲智運平臺的智能匹配技術為綠色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保障。中儲智運基于平臺積累了超過5年的物流運力交易大數據研發的智能匹配算法,可以動態的對貨源和車源進行精準匹配,使返程車輛與回程貨源高效匹配,減少司機空駛等待時間,減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目前,中儲智運平臺平均為司機節省時間69%,車輛空駛率降低了20%,運營效率的明顯提升也意味著碳排放量的大大降低。
截至2021年8月份,中儲智運平臺已整合LNG、CNG天然氣車輛超39萬輛,天然氣車輛年增長率達65%。據估算,這些車輛已累計行駛36億公里,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3萬噸,相當于42畝森林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在提升運輸服務質量的同時,大幅減少了不必要的尾氣排放。
極兔全網投放循環中轉袋
極兔速遞已在全網投放循環中轉袋近440萬個。在產品上,我們目前使用的是載有RFID芯片的循環中轉袋,該循環袋具備路由追蹤功能,其群感應RFID技術可實現對包裹的中轉、丟失、流向、在庫時長等信息的采集,能有效提高轉運中心出入庫效率,同時減少浪費、降低污染。經測算,循環中轉袋的每一次使用都較原一次性編織袋減少碳排放約169g,按照日均70萬次使用量測算,可實現年度減少碳排放量約43179噸。
此外,極兔全網推行的一聯電子面單,與傳統紙質面單相比,電子面單節約80%的紙張耗材;相較于兩聯單,每張一聯單節約45%的熱敏紙紙張耗材。截至 2020年底,極兔全網電子面單使用率達100%。按照一張一聯電子面單節省1克紙計算,2020年共計節約原紙 2075噸,相當于少砍35000棵樹,等效減少碳排放約2964噸。
百世快遞一聯單覆蓋全國
百世快遞一聯單已覆蓋全國,使用占比超過99.1%。在包裹包裝上,百世快遞全網推廣使用可降低30%PE用量的環保PE袋,累計投入達4750萬條。百世快遞在全國站點和鄰里驛站,共計投入6500個綠色回收箱,積極推進快遞包裝的循環使用。同時百世快遞還積極在全網推動新能源車的使用,助力運輸環節節能減排。一方面購買國六車輛,在尾氣排放和節省燃油方面做到環保;另一方面推動全國網點按當地環保要求使用規范通行管理的電動三年輪車。
此外,百世供應鏈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運輸業務過程中。按2020年百世供應鏈B2B運輸業務單量計算,若全部應用無紙化區塊鏈解決方案,將在成本耗材節省每年減少消耗A4紙580萬張,節省耗材成本464000元/年,節省人工及存儲空間成本估算超過100萬元/年,減少碳排放量減少碳排放量80噸增加森林面積330平方米。
長安民生物流(CMAL)運輸車輛綠色化
長安民生物流在新能源車、綠色包裝、智能節能倉儲設備等方面一直在進行有益探索。在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經營車輛及物流設備投資策略研究,充分探索零部件物流、整車物流、備件物流業務環節涉及的牽引車、飛翼車、廂車、小客運車等運輸車輛的綠色化,嘗試LNG運輸車、新能源運輸車、氫燃料運輸車等配送車輛,逐步擴大新能源車的使用比例,降低物流對環境影響的過程,實現節能降耗的效果。
另外在綠色運營管理方面:長安民生物流通過數字化技術,重點開展推動業財一體化、辦公無紙化、循環取貨無紙化等系統建設,打造“數字化”頭號工程,實現節能減排。
滿幫提升利用率節能減排
滿幫作為數字貨運平臺,在快速、高效地滿足貨主各種運輸需求的同時幫助整個公路運輸行業降本增效。公司平臺一直致力于通過提升卡車的利用率,來減少空駛和燃料的浪費,對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據測算,2020年,滿幫已幫助減少了33萬公噸的碳排放。同時,滿幫正在與交通運輸部屬科研智庫開展課題研究,共同探索數字貨運平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技術路徑和行動方案。
科箭構建數字化物流
物流領域的“雙碳”要落地,數字化轉型是必然。科箭作為一家供應鏈云服務提供商,深耕供應鏈行業近20年,一直致力于幫助企業構建數字化。科箭供應鏈云平臺通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供應鏈轉型,改變傳統的管理和作業模式,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和物流運作效率,打造更加環保的綠色供應鏈,以實現低碳目標。
“雙碳”的號角已經吹響,各物流企業在奔赴“雙碳”目標的征程中一往無前,與社會各界共同助力物流業綠色轉型升級。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