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傳出消息:順豐花湖機場作為亞洲第一座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預計今年底建成校飛,明年上半年通航。
稍早的8月20日,民航局正式發文同意批籌江蘇京東貨運航空有限公司;與此同時,圓通速遞也發布消息稱,嘉興機場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國家層面正式批復。
面臨國內外激烈的航空物流業競爭,順豐、圓通、京東等新生代航空快遞物流將開啟全新的方式,以突出重圍。
專業化航空公司,插上翅膀的標志
組建貨運航空公司絕非買幾架飛機這么簡單,作為系統性的工程,其涉及到飛行的安全、航線的開拓、時效快遞運輸、空地銜接效率等,因此,打造專業化貨運航空公司絕非易事,不僅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更要有專業化的運營模式,而這也導致了世界上有實力的航空貨運公司屈指可數。
那么,為何組建專業化航空公司之路不易,各家快遞物流企業還要爭相入局“空戰”呢?——顯然,“制空權”是快遞物流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一環。
航空,使順豐嘗到了甜頭,助力其走出了一條適應中國這樣廣袤國土、差異化發展快遞的道路。順豐航空是順豐快遞業務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是其品牌的有力延伸,也將是其走向世界的關鍵。
目前,順豐航空已形成2架B747-400ERF、11架B767-300BCF、37架B757-200F、17架B737-300/400F的梯隊運力,機隊規模目前增長至67架。這樣的規模,雖然和民航公司比只相當于中等航空企業,但在航空貨運領域已居世界前列。順豐航空的成功,離不開空地協同發揮出了一體化效益,也是順豐10多年來不輟耕耘、矢志攀登的結果。
“沒有自己飛機的快遞公司,不是真正的快遞公司”,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的這句話廣為行業內外熟悉。成立于2014年的圓通航空,雖然經歷了圓通幾次業務轉型的風風雨雨,發展步伐也落實于當初的規劃,但自有全貨機數量已達12架,基本搭建起覆蓋各大區域的航線網絡,且近年來在國際航線上屢有作為。在圓通航空身上,體現著不輕言放棄的夢想與執著。
三者之中,京東航空成立最晚。在很多人眼中,京東速度快,似乎有航空的助力,但實際上是大量布局前置倉的結果。不過,“京東航空”這張牌,京東遲早要打——要走向世界,京東必須要“飛”起來。
京東的風格,既有膽有謀,又穩扎穩打。早在2018年,隨著首架全貨機成功首航,京東物流便正式開啟了全貨機時代。江蘇京東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注冊成立。京東航空的成立,既拉來了合資方,還拉來了基地機場,可謂穩扎穩打的典型范例——據悉,京東航空注冊資本為6億元,由宿遷京東展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其中,宿遷京東展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4.5億元,占75%;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1.5億元,占25%。京東航空將主營國內(含港澳臺)、國際航空貨郵運輸業務,以南通興東國際機場為主基地。
建設自有專業化空運樞紐,站上行業發展頂端
值得注意的是,自有貨機只是一半,自建機場才是相當于把遙控器握在了自己手中,意味著完全的資源調配自主權。自建機場,無疑是最頂端的存在,聯邦快遞的孟菲斯機場就是如此。
在順豐機場項目中,可以看到不少孟菲斯的影子,從機場的地理位置、航線規劃到功能布局等多方面。不同的是,順豐機場也是國家戰略布局的體現。順豐機場被定義為客運支線、貨運樞紐機場,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對機場安排有中央預算內投資和民航發展基金予以支持。
2020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印發《關于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明確鄂州機場定位為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與北上廣深等綜合性樞紐機場共同組成航空貨運樞紐、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規劃布局。《意見》將鄂州機場建成亞洲第一個專業性貨運機場上升為國家戰略。
順豐機場是我國開始摸索民營企業經營機場的試點,畢竟到目前為止,全國幾乎所有的機場都是國有,而私營機場,即使有也是以小股東參股的形式出現。然而隨著機場項目的落地,這種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除了順豐之外,圓通嘉興機場和京東南通機場也是這種變化的結果。
嘉興機場項目并非選址新建,而是在原有軍用機場的基礎上改擴建。根據可研批復,本期工程按飛行區等級指標4E建設,規格較高,與上海虹橋、天津濱海、三亞鳳凰等機場級別相同,可起降波音B747、空客A340等四發遠程寬體客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1條長3400米、寬50米的跑道,2.57萬平方米航站樓,27個機位的機坪(其中貨運機位10個)。
京東機場也是在原南通興京機場基礎上改造。據報道,2020年3月,南通機場集團啟動京東全球航空貨運樞紐貨站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2.23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25億元,物流中心倉庫于2020年底竣工,配套機坪目前已完成總進度的75%,計劃年內投入使用。
此外,京東貨航基地辦公用房裝修和改造已完成工程進度的65%,將建設成為集機組準備、航衛、維修、航材庫、工具庫、值班休息等功能的運行工作區,交付后可滿足京東貨航的一線辦公要求,預計今年10月底竣工。
3座專業化貨運航空樞紐,使中國一下子處于了世界航空物流的頂端。一般說來,世界各國專業化的航空樞紐很少,都是以客為主。同時建設3座專業化貨運航空樞紐,這背后,一是有實力強大的物流企業,二是有國家和地方政府強力的規劃和支持力度,三是確有龐大的貨源做支撐,這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國家保障自有供應鏈的意志和決心。
臨空產業布局,全球化物流樞紐的貨源保障
專業航空貨運樞紐相當于人的心臟,它們的出現不僅為提升航空物流速度、加快航空物流呑吐注入了更多能量,而且牽一發而動全身,可能將影響所在地的產業布局。
國內外經驗證明,航空貨運所帶來的臨空產業,都是區域經濟增長的引擎。1972年,美國聯邦快遞落戶孟菲斯之后,航空貨運迅猛發展,目前年運量已超過400萬噸,機場周邊融合了科研、加工制造、倉儲、物流以及商務等產業增值鏈,聯邦快遞航空貨運樞紐貢獻了孟菲斯30%以上的GDP。
當然,這更需要有政府的宏觀規劃,諸多相關產業、企業的緊密合作。
未來10年,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向亞太地區轉移,順豐機場落地湖北,不僅將形成新的航空物流中心,而且是中部經濟發展新舊動力轉換的重要布局,將扭轉湖北“不沿邊、不靠海”的被動局面,為支撐中部崛起、參與全球“一帶一路”建設打造“空中出海口”。
按照規劃,順豐機場中央集配區的空間結構分為4個層次:核心區為機場周邊1至10公里范圍,重點發揮面向全球的快運物流、航空物流集散功能;聚集區范圍為機場周邊10至20公里,重點發展包括臨空高科技產業、臨空現代制造業等具有一定航空運輸指向性的產業集群區;拓展區范圍為機場周邊20至50公里,發展對航空運輸敏感度較低的航空關聯產業,重點指向為鄂州城區、黃岡、黃石和武漢與鄂州交接區域;輻射區則是50公里以外的區域。
圓通在嘉興的全球航空物流樞紐被命名為“東方天地港”。總投資約為66.1億元,年貨郵為110萬噸(2030年),預計到2050年貨郵吞吐量為240萬噸。圓通蛟龍集團還將在嘉興打造超級聯運中心、物流科技研發中心和長三角商貿集散中心等配套項目,總投資額將達到122億元。
根據嘉興方面的報道,嘉興還規劃引入通用航空、航空制造、航空物流、跨境電商、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一大批優勢產業往臨空經濟區聚集,有望形成千億級的“臨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當地的評價是,有了嘉興的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嘉興沖擊“浙江經濟第三極”如虎添翼。
2018年12月,南通市政府與京東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明確,京東方面將南通機場作為主運營基地,打造京東物流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同時,雙方還將在物流體系、城市數據基礎設施、智能城市體系、健康南通、“互聯網+拍賣”和政府采購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當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新一輪科技革命正處在實現重大歷史突破的關口,臨空經濟區已成為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聯動發展的主戰場,布局順豐、圓通、京東三個航空貨運樞紐的意義非凡。所不同的是,順豐機場的站位更高,圓通、京東航空貨運樞紐在與相關地市合作的基礎上,更要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相關政府、產業的聯動,通過大力發展,爭取后來居上。(作者單位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重慶市寄遞事業部)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