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綜合物流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浙江快遞成功漲價!其他地方還遠嗎?

  國慶長假結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10月8號),浙江省郵政管理局發布了這樣一則政務消息——浙江局多措并舉推進市場秩序整頓工作成效明顯。其中明確提到:

  經過近四個月的治理,企業間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已得到明顯遏制,快遞價格較前期也有了明顯回升,快遞末端派費得以有效保障,基層考核項目也逐步得到精簡,如圓通已縮減考核項目,下調考核力度,對62項考核進行了調整,取消了34項考核任務;申通對不合理的服務類考核項目將精簡1/3以上。基層網點虧損大幅減少,基本恢復到往年正常經營狀態。

  價格漲了,派費穩了,考核輕了,虧損少了,浙江快遞做到了。能夠取得這樣的效果,主導方并不在快遞企業,而是源于管理部門的整頓和引導。

  這一點很關鍵。老鬼之前說過,單靠快遞企業來突圍,任何一家都無法走出“囚徒困境”。當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出現短暫停滯和失靈的時候,政府調控這只“有形之手”就有必要進行干預、規范和引導。只有將“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協同起來,快遞市場才能擺脫惡性無序的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今天,我們就借著浙江郵管局的“喜報”,來聊一下快遞價格理性回歸這件已經迫在眉睫的事。

  01

  風向在變

  期盼快遞價格理性回歸這件事,大家已經喊了多年。奈何年年呼吁,年年降價。這其中,固然有著企業之間充分競爭的因素,但更大的阻力可能來自市場之外的“有形”干預。

  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過去的幾年里,快遞公司因為漲價或調價被當地相關部門約談、告誡甚至警告和處罰的事情屢見不鮮。哪怕是旺季到來之前,依據市場規律和企業經營需要而進行的價格調控行為,都面臨著“請喝茶”的風險。

  比如2019年11月6日,在雙11到來之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就召開了一場全省快遞行業涉嫌壟斷行為的告誡會,通報部分快遞行業企業存在的協同漲價、限定交易等涉嫌壟斷的違法行為。主要起因就是通達百幾家快遞在9月份的一次調價行動,因為漲幅較大,引發商家不滿和投訴,進而被集體約談告誡。

  有意思的問題來了:同樣是浙江,在對待快遞漲價這件事上的態度,為何兩年前是“涉嫌壟斷”,現在卻是“理性回歸”?

  風向明顯在變。

  老鬼的朋友黎叔直言:之所以說風向在變,并不是說相關部門“雙標”,而是快遞行業過去兩年里近乎畸形的市場競爭所致。屢屢碰觸甚至擊穿底線與紅線的惡性價格戰,使得相關部門不得不出手干預和調控。

  所謂“底線”是成本,低于成本的價格戰如果任其橫行和長期存在,必然導致整個行業無力專注服務,從大到強的轉型也會漸行漸遠。

  所謂“紅線”是指快遞小哥和基層網點的權益保障,前者亦甚。以“降派費”為主要手段的競爭策略和價格戰,已經嚴重損害到快遞員這個群體的利益,基層網點也面臨著生死考驗,如果不改變,快遞網絡隨時有可能坍塌,末端如果崩盤,潛藏的系統性風險也會集中爆發,后果不堪設想。

  快遞早已成為暢通經濟和服務民生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當潛藏在其中的矛盾和風險日益凸顯且越發難以調和的時候,就是國家出手的時候。

  轉折性的事件出現在今年6月23日。這一天,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等七個部委聯合發布了一個文件——《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

  先仔細想一下為什么是這七個部委?《意見》聚焦的是快遞員這個群體,但同時也離不開行業的治理和規范。七部委里,交通部和國家郵政局是主管部門,無可厚非。其余五個——如果說人社部、全總是側重于“人”的保障,即快遞員權益;那么發改委、商務部和市監總局就是著力于“業”的規范,即快遞行業的營商環境。

  這一點,從《意見》全文中的任務與分工上也能清晰看出。

  七部委《意見》明確了要完成的8大任務,打頭的第一條是“形成合理收益分配機制”。老鬼要說的重點也來了:在這個“首要任務”里,明確要求——加強監督檢查,依法查處不正當價格競爭,規范對寄自特定區域的快件實施非正常派費結算等可能損害快遞員權益的行為。

  何為“不正當價格競爭”?關于不正當的價格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明確指出和列舉了八種,其中之一就是經營者低價傾銷。認定低價行為的一個標志就是:價格低于成本。

  過去兩年,快遞市場上長期存在的價格普遍低于成本的肉搏戰,相關的企業顯然涉嫌低價傾銷。

  基于這個《意見》的貫徹和落實,才有了浙江省這次“近四個月的治理”行動。浙江省快遞價格能夠明顯回升的主要驅動力,也在于此。

  除此之外,國慶前正式獲得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將于2022年3月1日起實施的《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也可以視為七部委《意見》的在地方落地的配套舉措。該《條例》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快遞經營企業無正當理由不得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

  可以說,浙江省打響了快遞漲價的第一槍,也成功達到了預期效果。這背后,靠的不是郵管部門“一家之力”,而是浙江省政府和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和協同推進的結果。

  也正是因為這是國家、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一次“合力”之舉,我們才敢于做出快遞行業所處的營商環境“風向在變”這個基礎判斷。

  02

  “拐點”已至

  浙江快遞理性回歸,成功漲價之后,其他地方會跟進嗎?全國范圍性的調價行動,會不會出現?這是所有快遞人更關心的一個問題。

  對此,老鬼的朋友黎叔預言:當風向發生轉變,“拐點”也一定會悄然而至。這里說的“拐點”就是全國快遞服務擺脫低價競爭,實現理性回歸的拐點。在黎叔看來,這個“拐點”實際上已經出現。

  具體體現在兩個標志性事件:

  1.通達百兔調漲全網派費

  8月27日、28日,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極兔等6家快遞公司公開宣布,將自9月1日起,對全網末端派費上調0.1元/票。上漲的派費,直接計入快遞小哥的收入,不得截留和克扣。

  6家快遞公司一致表示,這一決策是為落實七部門《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執行國家郵政局關于“全面保障快遞員的切身利益”的工作部署,切實保障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

  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列的六大快遞,先后宣布漲派費,而且是在現有標準基礎之上普漲,所漲的派費也要求直接發放到一線快遞員手中。這當然是好事,也足夠振奮人心。

  在關于這1毛錢誰出的關鍵問題上,黎叔表示,總部和加盟商可能會承擔一部分,但絕大部分還是要上游的商家來“買單”,價格上漲勢在必行。

  2.頭部快遞玩家“止戰”思變

  “拐點”出現的另一個標志性事件是頭部玩家競爭策略的轉變,最具代表的當屬中通。

  8月19日,中通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報:包裹量為57.72億件,同比增長25.6%,日均業務量超過6300萬票,持續領跑行業;調整后凈利潤達人民幣12.722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為人民幣19.324億元,市場份額達21%。

  相較于財報上的靚麗數字,更耐人尋味的是中通二季度財報的核心基調:韜光養晦,固本強基。因為它強烈的釋放了中通“思變”和“轉向”的信號:1、主動休戰,選擇養精蓄銳;2、韜光養晦不是戰略收縮,而是把兵力用在更集中的地方。

  黎叔說,快遞行業打價格戰,最要命的打法是市占率第一的玩家帶頭打,因為第一名要打,第二名和第三名勢必要跟進。不進則退,惟有一戰,想要“不掉隊”就必須跟進打,沒有其他選擇。

  問題又來了:二季度凈利潤超過同期的順豐,坐擁100多億現金流的中通為什么突然不打了?

  中通“止戰”的原因,固然有著國家導向的考量,但更重要的因素恐怕是在經過兩年慘烈的價格戰后,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也就是說,通過價格戰來加速巨頭出清的策略,并不理想。況且,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市場策略,也不可能長久。

  站在這個角度,中通競爭策略的轉變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中通不打,緊隨其后的韻達和圓通也就有了多重選擇的空間。大家都可以停下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

  至于新入局的玩家要通過低價來快速獲取份額,是否會再次引發全網價格戰?黎叔坦言可能性不大。對頭部的幾大玩家來講,后來者想要打價格戰,他們可以跟,也可以不跟。即便“不跟”的代價是損失一部分份額,這樣的“沖擊”也不會影響到自身根基。

  除了上述兩個標志性事件,快遞價格理性回歸也是行業持續發展的需要。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屢屢擊穿底線和紅線的惡性競爭,已經開始動搖整個行業的根基。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從業者想看到的,更不是管理部門和國家想看到的。

  10月9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第52屆世界郵政日致辭里提到:

  我國郵政業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基本業情沒有改變,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和矛盾仍較突出,還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更好用郵需要。特別是“最后一公里”基礎薄弱、國際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滯后、全面綠色轉型任重道遠、安全監管任務日益繁重,這些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千方百計去一一破解。

  路漫漫,其修遠,在從大到強的轉型路上,中國快遞一直在追趕和努力;“東風”起,“拐點”至,一個新的競爭時代正在踏步走來。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快遞,市場,行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