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社會熱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郵政小包or專線,跨境直發物流模式如何演變?

  01

  郵政小包和專線小包的市場變化

  行業發展初期,伴隨著低貨值的輕小商品盛行,直發的郵政小包模式以價格低廉、通關查驗率低為特點,占據了我國跨境電商直發物流的絕對主導地位。直至目前,跨境直發物流市場仍是以郵政體系主導的國際小包為主。

  從我國發往海外包裹渠道分布的數據來看,中國郵政以57%的比例占據了主導地位,緊隨其后的是第三方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云途、燕文、萬邦;國際快遞巨頭DHL、FEDEX;國內快遞巨頭順豐等。

  但隨著萬國郵聯體系規則調整,終端費率上升,郵政小包與專線小包的價格差距進一步縮短。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買家和賣家可能更愿意選擇時效短、有跟蹤的專線服務。

  據曉生研究院《2021跨境電商直發物流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直發時效指數總值為0.5,與標準值齊平。其中,郵政渠道時效指數為0.32,低于標準值36%;專線小包渠道時效指數為0.66,高于標準值32%。 運價指數總值為0.8,高出標準值60%。其中,郵政渠道運價指數均為0.76,高于標準值52%;專線小包渠道運價指數為0.87,高于標準值74%。

  時價比,即時效指數與運價指數的比值,反映既定運價下物流渠道的時效水平。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直發時價比總值為0.62,郵政渠道時價比為0.42,專線小包渠道時價比為0.76。

  綜合三個數值來看,專線小包渠道在整體時效水平方面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優勢。除了價格和時效,平臺和賣家的需求也影響著郵政小包和專線小包的市場格局。

  近幾年,主流電商平臺如速賣通、eBay、wish等加強了對物流服務的管控,對物流派送的服務質量、時效要求越來越高;重新火熱起來的獨立站也更傾向于使用掛號類物流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伴隨著行業發展和平臺監管的變化,賣家逐漸從海量鋪貨往品牌商品過渡,私域流量成為品牌賣家的最大倚重。

  避免因為不良的物流體驗而流失客戶,賣家對于物流服務的需求也不再僅局限于運輸本身,而是增加了對物流信息跟蹤、退貨換標、貨物數據管理等高端的服務需求以及具有一定產品針對性的專業需求。

  故而,沒有追蹤信息的平郵小包服務已逐漸難以滿足需求,性價比優秀的專線小包或將成為賣家較為傾向的渠道,專線物流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提升。

  廣發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基于不同交付方式的市場空間測算,預計到2025年,國際專線的市場份額有望達30%,對應市場空間有望達3168億元(2020年約為1049億元)。

                                       

  02

  專線物流企業發展持續向好

  市場需求影響下,第三方跨境電商物流企業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專線物流企業發展的成熟度更是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例如,參與曉生研究院2021跨境電商直發物流數據研究的企業多為以專線小包為主營業務的第三方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其中將近70%的被調研企業專線小包渠道貨量占比高達50%以上,郵政渠道和快遞渠道占比大多小于30%。

  從各專線渠道發貨量來看,42.35%的企業,北美專線的發貨量大于50%;47.06%的企業,歐洲專線的發貨量在30%-50%之間;日韓專線、東南亞專線的發貨量大多小于30%;仍未開通東南亞專線的企業占比為45.88%。

  一方面,北美、歐洲市場呈現較高的集中度;另一方面,尚待發掘的新興市場空間依舊巨大。

  從客戶類型來看,將近一半(48.24%)的企業,50%以上的貨量來自中大型賣家;超過一半(62.35%)的企業,中小型賣家貨量占比在30%-50%之間;工廠型賣家貨量占比大多小于30%。

  由此可見,成熟的中大型賣家依然是專線小包發貨量的主要貢獻者,中小型賣家的長尾效應在發貨總量上并未體現出明顯優勢,工廠型賣家尚待開發。

  此外,據曉生排行榜對2020年入榜企業年營收綜合統計,以小包專線為主營業務的企業,2020年度營收總和在FBA物流、海外倉、小包專線三大細分領域中,占比超過半壁江山。

  曉生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分析,在整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中,2020年營收規模超過10億元以上的小包專線企業數量有10家左右,其中前三強銷售收入占小包專線TOP10營收的60%以上。因此,小包專線賽道的集中化程度,遠遠超過FBA物流和海外倉兩個細分賽道。

  03

  郵政小包競爭優勢能否繼續保持?

  專線小包的優勢逐漸突顯,郵政小包在小包市場中的競爭優勢能否繼續保持?

  雖然郵政體系和專線小包快遞的價格差距在逐漸縮小,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如果目的國加強對進口電商包裹的商業清關查驗,郵政DDU產品在避免查驗和一些敏感物品的郵寄中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另外,為更加適應電商包裹的需求,郵政本身也在做一些積極的探索和改革,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創新產品,例如更多的雙邊或多邊郵政協議下的掛號產品,用來替代原有的萬國郵政體系下的掛號產品。

  以E郵寶為例,最早就是由eBay,中國郵政和美國郵政三方一起設計的針對中國發到美國的電商包裹的產品。美國E郵寶成功之后,又陸續開發了到其他國家的類似產品,同時,其他外郵也紛紛推出類似E郵寶的產品,例如比郵的Dragon Scan, Asendia的瑞郵寶。

  相比傳統的郵政小包產品,郵政產品的創新不僅發揮了清關方面的優勢,同時也提高了派送時效,價格上和傳統掛號產品差不多,更加適合電商包裹的派送。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模式也會受到國家間的雙邊關系,以及海關對電子商務包裹清關要求的挑戰和影響,同時,很難覆蓋全球所有的國家,會存在一定局限性。

  總之,郵政小包和專線小包的角逐仍將持續,不同物流方式的競爭格局和市場份額正隨著行業的發展時刻發生新的變化。同時,平臺政策,國際形勢和海關政策對跨境出口直發物流的影響將會一直存在,并且有日益擴大的趨勢。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郵政,快遞,業務,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