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快遞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虧損接近10億元,申通快遞的真實狀況如何?

  近日,申通快遞(002468.SZ)發布了2021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營業收入241億元至265億元,同比增長12%-23%;不過增收不增利,營收創出歷史新高的同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卻高達8.4億元至9.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創下了自2016年12月30日深交所借殼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表現。

  申通快遞的這份成績單也與行業內其他公司截然相反。

  同屬快遞板塊的圓通速遞(600233.SH)預計2021年凈利潤20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13.2%至24.52%,第四季度預計凈利潤10.46億元至12.46億元,同比增長174.68%至227.20%。順豐控股(002352.SZ)則預計2021年歸屬凈利42億元至44億元,同比下降40-43%,但第四季度觸底反彈,單季度凈利24億元至26億元,同比增長39%- 50%,扣非凈利14.5億元至16億元,同比增長41%-56%。

  申通快遞為何交出了一份“不一樣”的答卷,問題出在哪?

  01

  資產減值占比較大

  從申通快遞績預告看,造成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首先,去年前三季度由于快遞行業價格競爭激烈,申通快遞為了增強加盟網點的客戶拓展和服務能力,適當調整了扶持力度,單票收入有所下降;

  其次,前三季度由于受場地搬遷、項目竣工延期等因素影響,整體單量吞吐規模受限,導致運營成本較高,產能利用率較低;

  第三,由于去年上半年困難的經營狀況,公司加大了融資力度,新增銀行借款導致財務費用有所增長;

  最后,也是造成此次業績虧損額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公司基于2021年全年經營業績、相關資產產生的現金流及經營利潤不及預期等因素,對相關資產進行了初步減值測試,其中固定資產處置及減值約7600萬元,收購類轉運中心等資產商譽減值準備約7億元,兩項合計就高達7.76億元,具體最終精確數字審計后才能確定。

  根據業績預告,申通快遞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總額為8.4億元至9.5億元,此次資產減值占凈虧損比例高達81.7%至92.4%。目前,在快遞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中,只有申通快遞出現相關資產減值情況。

  若剔除資產減值事項影響,申通快遞2021年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0.64億元至1.74億元。

  具體將凈虧損按每個季度拆分來看,申通快遞一季度虧損8952.15萬元,二季度虧損5677.35萬元,三季度虧損9159.89萬元,虧損總和高達2.38億元。由此可推算,申通快遞前三季度虧損額大于剔除減值后的全年凈虧損額,這側面體現公司四季度業績發生了反轉,預計實際盈利在0.64億元至1.74億元,同比增長106.45%至461.29%,是目前A股快遞公司里已出業績預告中四季度表現最亮眼的企業。

                                              

  這或許也是申通快遞公布業績預告后,股價平穩的最佳解釋。

  02

  業務模式隱患顯現

  就去年前三季度而言,申通快遞在業績表現、單票收入降幅(-10.48%)等指標都是各大快遞企業中表現較差的。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研究部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或許是與企業運營模式有關。“通達系”最早都是以加盟制的形式運營,加盟制能讓企業以最低的成本迅速取得擴張、短時間內提高市場份額,同時合作方也能自由進出,這種給與合作方靈活度的輕資產模式,在一開始確實讓“通達系”掌握了市場話語權。不過,事物都有兩面性。

  加盟制模式屬于“重量輕質”,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于服務的意識提高,這一模式弊端也逐步顯現。末端派送環節管理難服務差、加盟商資本開支意愿差等都是加盟制企業之后面臨的隱患,總部對于加盟方的管控不佳將直接影響到末端攬件能力、派送質量以及用戶口碑,進而最終落實到業績層面??爝f行業屬于同質化程度較高的行業,業績表現將極大程度取決于公司管控效率,以及用戶選擇。

  通過近幾年市場份額的演變趨勢圖可以看到,加盟制模式下的申通快遞市場份額正逐漸掉隊。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

  快遞業已經逐步向直營轉型。順豐控股目前是100%直營模式,這是歷經六年對加盟商的“強收強購”(2002年—2008年)完成的;韻達股份自2012年直營改革后,目前運轉中心也是100%直營;中通快遞是“中轉直營化”的先行者,2020年業務量達170億單,中轉費收入183.3億元,占到快遞業務收入的83.7%,每單中轉費收入也遠高于通達系其它成員;圓通速遞截至2021年在全國范圍擁有自營樞紐轉運中心75個,也遠高于擁有48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的申通快遞。直營化能帶來高效的運轉效率,這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目前,申通快遞的自營樞紐轉運中心比例僅約59%,從直營化率可以看到申通快遞已落后。

  雖然去年第四季度申通快遞的業績得到修復,但要想保持長久競爭力,未來運營模式的轉變或許才是根本之道。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申通,快遞,市場,